小乘佛教










小乘(梵語:हीनयानHīnayāna)是大乘佛教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貶稱声闻乘、獨覺乘的统称,也被用來貶稱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包括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因為“小乘”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南傳佛教的正确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1]




目录





  • 1 音義


  • 2 歷史

    • 2.1 漢傳


    • 2.2 藏傳



  • 3 大乘判教理論

    • 3.1 漢傳佛教

      • 3.1.1 三乘說



    • 3.2 藏傳佛教



  • 4 南傳、北傳佛教之分歧

    • 4.1 南傳菩薩道


    • 4.2 大乘佛教觀點


    • 4.3 傳統佛教觀點

      • 4.3.1 上座部佛教否定「小乘」說法


      • 4.3.2 上座部佛教長老對大乘的观点



    • 4.4 關於“一方世界多尊佛”的分歧


    • 4.5 關於《楞嚴經》的分歧


    • 4.6 關於大乘禁止吃肉的分歧



  • 5 参见


  • 6 註釋


  • 7 外部連結




音義


中文小乘一词譯自梵語 Hīnayāna,其中 Hīna 是小、低下意思;yāna 意為乘、車子、舟船,引申為教法、或通往解脫之道;合起來是「小車子」、“小船”,即所谓「只顾自利、而无利他精神」的「小型教法」的意思,此概念相对於“大乘”而存在。這個名詞起源不可考,但是沒有自稱為「小乘」的佛教教團,而是大乘佛教對於其他傳統佛教宗派的貶稱[2]


小乘的“乘”字在現代標準漢語中讀作chéng/ㄔㄥˊ(音同“成”)。依古音亦读作shèng/ㄕㄥˋ(音同“剩”),目前在台湾讀shèng/ㄕㄥˋ。在现代標準汉语中,“乘”是多音字,shèng多用在“史乘”“野乘”等词汇。



歷史


佛滅度後,出现上座部和大众部的根本分裂,之后各地进一步形成20多个部派。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但被貶稱為「小乘」的傳統佛教部派仍继续流传。



漢傳


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和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當中以安世高譯出大量被貶稱為「小乘」的佛經。漢傳佛教的戒律主要傳承自法藏部,以《四分律》為主流。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中對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為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說一切有部的學說與戒律,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後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


梁朝僧伽婆罗译有《解脱道论》,它的结构和内容与上座部佛教中总结佛教理论与实践的论书《清净道论》相一致,引起了十九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的兴趣。唐朝玄奘译有论书《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此论是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只在汉传佛教中保存。


漢傳佛教宗派中,被貶稱為「小乘」的傳承主要有俱舍、成實二宗,這兩個宗派在唐初之後就已經衰微,喪失影響力。



藏傳


藏傳佛教中,並沒有被貶稱為「小乘」的部派傳承。但是格魯派很重視俱舍論的研習,列為五部大論之一。藏传佛教中采用被貶稱為小乘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戒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这部著作同样属于格鲁派重视的五部大论。



大乘判教理論



漢傳佛教


隨著判教理論的興起,漢傳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根據弟子的不同根性,因時因地,而給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分法,主要有分成二乘,三乘,五乘等說法。



三乘說


接受释迦牟尼佛陀四聖諦教法的弟子,因為是從佛親聞教法,稱為聲聞乘,修习四圣谛的离苦和解脱之妙法,以成就阿羅漢果為最高目標。最後一世沒有親自遇到佛的教導,但以自己的努力與智慧,思維十二因緣而無師自悟證果的,稱為獨覺乘或緣覺乘,成為辟支佛是他們的目標。大乘佛教批評這兩類佛教徒,偏于重視自己的清净解脱和自我完善,缺乏幫助他人解脫离苦而成就圣果之慈悲心,但求小果,故貶稱為小乘。大乘佛教则提倡佛弟子應當以佛陀为榜样,以自利利他成就佛果為目標。發起帮助他人解脱和觉悟的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這類佛教徒被稱為菩薩。菩薩道是成佛的真正道路,因此大乘又稱為菩薩乘。[3]


禪宗則分為三乘,小乘,大乘以及最上乘[4]


密宗则把佛教分為小乘、大乘、金剛乘。



藏傳佛教


寧瑪派把佛教分为九乘,声闻乘、獨覺乘、菩薩乘是共三乘,事續、行續、瑜伽續是外三乘,最高级是内密三乘。



南傳、北傳佛教之分歧



南傳菩薩道


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本來就有記載完整的菩薩成佛之道[5],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6]及無常、苦、無我[7]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成為佛[8]、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9],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為佛、無法成為辟支佛、無法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10]


佛陀出現於世間的目的乃是為了幫助其他眾生增加智慧、解脫煩惱、結束輪迴、走向涅槃[11],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走到佛教最終目的——涅槃,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沒有差別[12],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佛說過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13],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可能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佛必須自師自悟然後幫助聲聞弟子覺悟證阿羅漢果結束輪迴,少量的佛就可以帶領大量阿羅漢弟子斷除所有煩惱結束輪迴進入無餘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也有辟支佛可以靠自己無師自悟斷除所有煩惱結束輪迴進入無餘涅槃,不需要所有眾生都成佛就能讓所有眾生都達到佛教最終目的——涅槃。《相應部》47相應14經記載佛說所有的佛都必須有兩個像舍利弗、目犍連一樣的上首弟子[14],《長阿含經》記載佛說所有的佛都必須有像阿難一樣的給侍弟子[15],這就說明了不可能所有眾生都成佛,大乘經典「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16]的說法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


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沒有「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的說法,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17]。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成為菩薩,菩薩必須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佛,菩薩成佛所需時間不可能比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更短[18]


佛說過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間以人身成佛[19],不可能在三界外的淨土成佛也不可能中陰身成佛。


上座部佛教《本生經》二四六油教訓本生譚記載佛吃了師子將軍供養的肉後被吃素外道尼乾子批評,於是佛解說釋迦牟尼佛前世被燃燈佛授記未來成佛當了菩薩後修菩薩道時一樣有吃肉,菩薩吃肉「不為罪污染」[20],釋迦牟尼過去修菩薩道走向成佛時並沒有遵守不吃肉戒律。



大乘佛教觀點


大乘佛教貶稱傳統佛教是「小乘」、「不了義」。[21]在《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陀称根器低劣但有善根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为不信大乘佛法的「怯弱下劣」、「鈍根」、「少智」者,为了搭救他们,要用「非實化城」引导他们先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所以早期宣说了原始佛法,却是不究竟的“小乘”法,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所證的「涅槃」非究竟真实,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应该放棄「小乘」「非實化城」而向「大乘」菩薩道,并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修行,直到在未來世成佛。[22][23][24][25][26][25]。無性《攝大乘論釋》貶稱佛的聲聞弟子是「下賤無智婢子」[27]。天台宗智者大師貶稱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是二乘「灰身滅智」「焦芽敗種」「既聾且瘂」[28]


不同大乘經典對於小乘的看法,有許多分歧。一部份大乘經典說小乘的教法只是低級的,不了義的佛法只能用來教導根器低劣的佛弟子,並不究竟無法成佛。這派可以大乘《維摩詰所說經》為代表[29],認為即使犯了五無間罪的眾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成佛。但是修行小乘就像「敗種」,永遠無法成佛。大乘《百喻經》中記載佛貶稱佛的阿羅漢弟子是「愚人」「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燋種無復生理」[30]。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記載佛說四雙八輩、阿羅漢弟子、辟支佛不可能成為菩薩也不可能成為佛[31]。這一派認為低級的小乘無法成佛。


但是另一部分大乘經典說雖然佛用低級的小乘教低級的佛弟子,但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一定會放棄低級的小乘改當高級的「大乘」菩薩走向成佛。此派以《妙法蓮華經》為代表[32],它提出「三車喻」,認為在終極意義上,無論是低級的小乘與高級的大乘,兩者最終都會成佛[25]。聖嚴法師認為小乘佛教可以作為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应该予以轻视[33]。正如“小乘”爲小学,“大乘”显宗爲中学,金刚乘的弟子也可认为“金刚乘”(密宗)爲大学。当入了中学後,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但小學是通往中學、大學的基礎,不可或缺。“回小向大”(從“小乘”信仰轉向“大乘”信仰)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上座部佛教已经提议佛教界停止“小乘”的称呼,一律用“上座部佛教”的称呼,在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提议得到通过。因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支持,藏傳佛教信徒通常也避免使用小乘作稱呼,改稱為基乘。关于佛说三乘的说法,在大乘天台宗的学说中有完备地發揮。



傳統佛教觀點



上座部佛教否定「小乘」說法


主要流傳在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等地的上座部佛教繼承了上座部的分別說部大寺派傳統,認為佛陀的教法是“一乘道”[34],否定“小乘”這個稱號[35]和分乘判教。



上座部佛教長老對大乘的观点


佛教《第三次結集》的《論事》記載阿羅漢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批判了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36]何名耶?彼佛之近侍[37]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38]


緬甸上座部佛教馬哈希長老[39]在《帝釋所問經講記》表示:





大乘《妙法蓮華經》記載佛說所有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會乘愿再入世间,在未来世成佛的說法[25]和傳統佛教《中阿含經》記載佛說阿羅漢「永無來生」[13]有出入。


泰國上座部佛教隆波通在《正念動中禪的原理與方法》表示:





大乘佛教认为,正如“小乘”爲小学,“大乘”显宗爲中学,金刚乘的弟子也可认为“金刚乘”(密宗)爲大学。当入了中学後,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这种“回小向大”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有些坚定的上座部佛教信徒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關於“一方世界多尊佛”的分歧


大乘《妙法蓮華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和多寶佛曾經同時同地出現[40],《中阿含經》記載佛說「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41],《長阿含經》記載佛說「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42],《增壹阿含經》記載佛說「世無二佛之號」「一佛境界無二尊號」[43],《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記載佛說「同一時中,無處容受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44]。有的南传佛弟子认为大乘《妙法蓮華經》的說法和傳統佛教《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壹阿含經》、《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有出入;大乘佛弟子则认为,“一世界无二佛”是指一方国土上同时只能成就一尊佛陀,且只有他作为教主,但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方世界的佛陀是可以现身短暂存在的,如要长期留存说法,则会现声闻身、在家人身,如僧团裡的观世音菩萨等是古佛再来。


大乘《妙法蓮華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最後一世前早已成佛[45],《出曜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最後一世還是菩薩修外道苦行後還沒成佛前曾經「興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46]。有的南传弟子认为,早已成佛的人不會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大乘《妙法蓮華經》的說法和傳統佛教《出曜經》有出入;大乘佛弟子则认为,佛陀无有不善念,成佛後再来示现成佛之行为是为教化众生故的示现,如观世音菩萨以前早已成佛,而示现到极乐佛国中将再次成佛。



關於《楞嚴經》的分歧


大乘《楞嚴經》記載有辟支佛去聽佛說法[47],《增壹阿含經》記載佛說因為「世無二佛之號」「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所以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教時期不會有其它佛和辟支佛存在,所有的辟支佛早就在釋迦牟尼菩薩最後一世成佛前就先取滅度了[43]。大乘《楞嚴經》的說法和傳統佛教《增壹阿含經》不合。



關於大乘禁止吃肉的分歧


大乘《大般涅槃經》、《楞伽經》、《楞嚴經》記載佛禁止弟子吃肉說法[48][49][50]
跟傳統漢傳佛教律藏、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及漢傳佛教史有出入,在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中佛教內主張推行吃素不吃肉的人只有破和合僧的提婆達多和其信徒[51]。《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記載佛和佛弟子吃肉,提婆達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殺生並因此禁止弟子吃肉,而是聽許食用三淨肉[52]。《十誦律》記載提婆達多破和合僧時在佛教僧團推行不吃肉,佛言:「癡人。我聽噉三種淨肉。」佛拒絕提婆達多禁止吃肉的戒律[53],之後提婆達多召開破和合僧布薩有504比丘追隨提婆達多捉籌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團[54]。《摩訶僧祇律》記載世尊涅槃後佛教僧團並沒有禁止吃肉的戒律。[55]


上座部佛教《臭穢經》(葷腥經)記載吃素外道批評佛食肉是臭穢,於是佛回應吃素外道貪瞋癡才是臭穢食肉不是臭穢[56]
上座部佛教《本生經》二四六油教訓本生譚記載佛吃了師子將軍供養的肉後被吃素外道尼乾子批評,於是佛解說釋迦牟尼佛前世被燃燈佛授記未來成佛當了菩薩後修菩薩道時一樣有吃肉,菩薩吃肉「不為罪污染」[57]。漢傳佛教大乘《梵網經》記載佛禁止菩薩吃肉的說法[58]和上座部佛教《本生經》說法有出入,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菩薩道走向成佛時並沒有遵守不吃肉戒律。


在梁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前漢傳佛教「律中無有斷肉法」[59]。在歷史上,汉传佛教出家人和在家人均可食凈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但受梵网菩萨戒者因戒律禁止,应禁断食肉,在家人如果發心不食肉者亦可以禁斷食肉。梁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後漢傳佛教僧團才開始普遍遵守梵網經菩薩戒,即使未受戒者,也完全禁止吃肉,以朝廷的力量推行素食,在長久的影響下漢地有了素食的習慣[60]


然而,大乘禁斷食肉亦並非絕對。如果條件不允許,原則上可食锅边肉(俗称花素,即在带有肉食的菜肴中只食蔬菜),而在俗弟子未受不食肉戒者,均可以食用三淨肉;甚至传说禅宗六祖慧能在躲避纷争,隐居山林与猎人一起生活时,猎人食肉,惠能从未禁止猎人食肉,而是食用锅中的蔬菜,此即“锅边肉”的来由。在日本漢傳佛教中,又因為“肉食妻帶”的政令要求,日本佛教僧侶只受居士五戒,允許食肉甚至結婚生子。在藏傳佛教中,菩薩戒仍要求不食肉,但有些偏遠地區因為食物來源單一,獲取困難,因此亦有部分開遮允許食牛羊肉的情況。



参见


  • 佛教宗派

  • 佛教历史

  • 部派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註釋




  1. ^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1950年成立大會


  2. ^ 莊崑木譯,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3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大乘是Mahāyāna(摩訶衍)的譯語,是大車的意思;小乘則是Hīnayāna的譯語,是小車的意思。但Hīna的原意是『已被捨棄的』,也有『卑下』、『劣等』的意思,因此小乘是鄙視的稱呼,是大乘教徒視部派佛教的稱呼,也就是說,並沒有自稱小乘的教團。」


  3.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4. ^ 《景德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


  5. ^ 《雜阿含經》(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 《雜阿含經》(四九):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7. ^ 《雜阿含經》(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8. ^ 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講記》:菩薩觀見三界內外一切法之生、滅,藉此修習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說:菩薩觀五取蘊生滅,依序引發諸毗婆舍那智,接著,先以「預流道」,證知涅槃。其後,他以同樣的方式修習毗婆舍那,並藉由「一來道」證知涅槃。再者,他又繼續修習毗婆舍那,再依「不還道」證知涅槃。然後,他又繼續修毗婆舍那,以稱為「漏盡智」的「阿羅漢道」證知涅槃,成為具備「一切知智」的佛陀。


  9. ^ 《雜阿含經》(六〇八):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10. ^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11. ^ 《雜阿含經》:「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12. ^ 《中阿含經》: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13. ^ 13.013.1 《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14. ^ 《相應部》47相應14經比丘們!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凡那些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必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


  15. ^ 《長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然過去佛給侍弟子,語然後知;今我阿難,舉目即知:如來須是,世尊須是。此是阿難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轉輪聖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聖王行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見已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臥時,國內臣民盡來王所,見王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難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難默然入比丘眾,眾皆歡喜,為眾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復次,阿難默然至比丘尼眾中、優婆塞眾中、優婆夷眾中,見俱歡喜,若與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是為阿難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16. ^ 《妙法蓮華經》: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17.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菩提(bodhi,覺悟)是指四個道智(maggañāṇa)。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可以有或沒有跟它一同生起。


    菩提有三種:

    (1) 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覺(sammāsambodhi):此菩提是四道智連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覺者沒有依靠導師,而是自己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除了能斷除內心的煩惱之外,它也能斷除過去世的習氣(vāsanā)。一切知是明瞭一切值得了解之事。

    (2) 辟支菩提(paccekabodhi):此菩提是指無師自通地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3) 聲聞菩提或弟子菩提(sāvakabodhi):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導師(佛陀)的幫助才能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有很強烈的善欲想要證得三藐三菩提者是為三藐三菩薩(sammāsambodhisatta),即「未來圓滿佛」。有很強烈的善欲想要證得辟支菩提者是為辟支菩薩(pacceka-bodhisatta),即「未來辟支佛」。有很強烈善欲想要證得弟子菩提者是為聲聞菩薩(sāvaka-bodhisatta),即「未來弟子」。



  18.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在這部經的註釋中也有解釋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單只說到十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兩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萬次,或一千萬次,或十億次,或一千億次,或十萬億次就可成佛的。同樣地,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兩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萬天,或十億天,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或十萬億個月,或一年,或兩年,或十萬億,或一個大劫,或兩個大劫,或十萬億個大劫,或一阿僧祗大劫,或兩阿僧祗大劫,或三阿僧祗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羅蜜,即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捨也是同樣的情形。)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蜜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蜜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19. ^ 《增壹阿含經》: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20. ^ 《本生經》:二四六 油教訓本生譚
    (菩薩=仙人)
    此本生譚是佛在毘舍離附近重閣講堂中時,對師子將軍所作之談話。彼於歸依佛之次日,於食物中添肉供佛,尼乾子之徒聞之怒而不悅,思欲害如來之名而非難曰:「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尼乾子到處非難云:『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與弟子共同而食。』」佛聞之云:「汝等比丘!尼乾子非難我食決定供養所調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有非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某婆羅門之家,達成年後,出家入仙人之道。為得鹽與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來波羅奈,翌日入都中托鉢。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於家中設座使坐,獻魚肉之類,於食事終了,自己亦坐於一面云:「此肉決定只為供養尊者而殺生調理者,惡業歸於尊者,於我無關。」於是唱第一之偈:



    打害殺行施 人無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為罪所污


    菩薩聞此唱第二之偈:




    殺妻兒行事 人無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為罪污染

    菩薩如此為彼說法,即起座而去。

    結分

    佛述此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家主是尼乾子,而行者即是我。」



  21. ^ 《大般涅槃經》: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


  22. ^ 《妙法蓮華經》:「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23. ^ 《妙法蓮華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少智樂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24.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懃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繫,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25. ^ 25.025.125.225.3 《妙法蓮華經》: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6.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懃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繫,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27. ^ 無性《攝大乘論釋》:菩薩現觀證得自他平等法性。成熟有情加行無絕。聲聞現觀分別自他。唯修自利不修他利。生差別中菩薩現觀。於如來家法界中生。是佛真子。如輪王家生有相子。非如聲聞同於下賤無智婢子


  28. ^ 天台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上: 二乘怖畏生死入空取證生安隱想。生已度想墮三無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敗種更不還生。智醫拱手方藥無用。至如涅槃能治闡提。此則為易。闡提心智不滅。夫有心者皆當作佛。非定死人治則不難。二乘灰身滅智。灰身則色非常住。滅智則心慮已盡。焦芽敗種,復在高原陸地。既聾且瘂,永無反復。諸教主所棄,諸經方藥不行。


  29. ^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佛道品第八〉:「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30. ^ 《百喻經》: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永無生理。世人亦爾,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燋種無復生理,世間愚人亦復如是。


  31.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當得一切種智無有是處。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
    羅蜜時,以智觀過八地。何等八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辟支佛地。直過,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智若斷、斯陀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菩薩學如是聲聞、辟支佛道,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得佛道。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具足,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以果饒益眾生。」



  32. ^ 《妙法蓮華經》: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33. ^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佛教入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340561. 


  34. ^ 《雜阿含經·六〇七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中阿含經·念處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35. ^ 達摩難陀長老(Ven. Dr. K. Sri Dhammananda Nayaka Maha Thera,1919年-2006年)《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1950年召開的佛教大會,明確的規定對南傳佛教的稱呼,無論在西方或東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在大乘經典裏,也明確的指出「聲聞乘」,在上座部或大乘佛教裏,對這三乘之一的「聲聞乘」的解釋都是一致的。不同的部派對佛陀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兩千多年來,並不因此而導致佛教分裂。這體現了佛教徒獨一無二的容忍精神。
    葉均論師(1916年—1985年)《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從大乘和小乘這兩個名詞本身的概念來看,是包含著自褒貶他之意的。但現在的學術界,為了研究佛學而沿用此名,則無褒貶之意,而是對歷史發生發展的事實而作客觀的分析。從歷史上看,過去大乘和小乘之間的互相對立、爭執、排斥的情況是存在而且相當激烈的。內部自相鬥爭的結果,促使佛教在印度的消亡!這個問題,佛陀生前就曾警告他的弟子說:“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知此,則爭論自息”(見法句第六頌)。……現在各國佛教徒的情況已經有所變化,大多數佛教徒都認識到,雖然佛教各派的學術思想有所不同,但都是本著釋迦牟尼的言教而各自發展起的,所以大家都願意互相往來,講團結,講友誼。從這方面講,我們就不能不注意,在彼此互相友好訪問之時,不宜採用“大乘”和“小乘”這樣可能引起誤會的言詞,為了加強各國佛教徒和人民的團結和相互尊重,應該稱他們為上座部佛教,這是他們一向自稱的正確的部派名稱。



  36. ^ 《相應部47相應14經》比丘們!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凡那些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必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


  37. ^ 《長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然過去佛給侍弟子,語然後知;今我阿難,舉目即知:如來須是,世尊須是。此是阿難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轉輪聖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聖王行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見已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臥時,國內臣民盡來王所,見王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難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難默然入比丘眾,眾皆歡喜,為眾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復次,阿難默然至比丘尼眾中、優婆塞眾中、優婆夷眾中,見俱歡喜,若與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是為阿難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38. ^ 《論事》第二十一品:今稱一切方論。遍四方上下,世界安住所,一切世界住諸佛,起自己之思惟,言「一切方住諸佛」,乃大眾部之邪執

    (自)一切方住諸佛耶?(他)然。(自)東方住諸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東方住諸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南方……乃至……西方……乃至……北方……乃至……下方住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下方住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乃至……於……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然。(自)〔佛〕住四王天……乃至……住三十三天……乃至……住夜摩天……乃至……住兜率天……乃至……住化樂天……乃至……住他化自在天……乃至……住梵天世界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39. ^ 《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經典結集》西元1954年時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寮國、越南、印度、尼泊爾等八個國家的上座部佛教僧團公推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領導第六次結集,由馬哈希長老負責提問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大迦葉,明昆長老負責回答問題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優婆離和阿難。


  40. ^ 《妙法蓮華經》: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41. ^ 《中阿含經》: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處是處知如真,見非處是非處知如真。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


  42. ^ 《長阿含經》:佛言:「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43. ^ 43.043.1 《增壹阿含經》: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中終無二導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


  44. ^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佛以是事告帝釋天主并天眾言:「汝等當知,同一時中,無處容受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


  45. ^ 《妙法蓮華經》:「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46. ^ 《出曜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我未成佛道時,興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問曰:「爾時菩薩云何生欲念恚念害念耶?」答曰:「菩薩苦行六年勤勞,從苦起退,自還念昔日所更,追憶本時歌笑伎樂作倡,由是便生欲想。復聞調達竊自興意,欲奪宮人婇女,爾時便生恚想。二垢和同,於中便生害想。復次菩薩從苦行起,難陀、難陀波羅二女,以蘇麻油塗菩薩身,諸女天身極自柔軟狀如天女,於彼便生欲想愛想。時菩薩便作是念:『設彼五人給使我,不捨吾去者,何由使此女以油塗吾身?』爾時菩薩便興恚想亦興害想,二垢和同於中便生害想。爾時菩薩復生是念:『我今已生欲想,自損亦損他人,二事俱損。自損者,諸善功德盡捨而去,是謂自損。云何損他人?若食他信施,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能消化,遂增塵勞不獲果實眾德有闕,是謂損他也。取要言之,二垢和同者便生害想。是時,菩薩厭患二事,求滅不善想,以忍之力降魔勞怨,永棄亂想不生惡念,速成道果。』」


  47. ^ 《楞嚴經》: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勅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48. ^ 《大般涅槃經》: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49. ^ 《楞伽經》:「大慧!世復有人心無慈愍,專行慘暴猶如羅剎,若見眾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大慧!世無有肉,非是自殺亦非他殺,心不疑殺而可食者,以是義故我許聲聞食如是肉。大慧!未來之世有愚癡人,於我法中而為出家,妄說毘尼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大慧!我若聽許聲聞食肉,我則非是住慈心者,修觀行者,行頭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勸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諸眾生生一子想斷一切肉?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大慧!我不曾許弟子食肉亦不現許亦不當許。大慧!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淨。「大慧!若有癡人,謗言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大慧!我之所有諸聖弟子,尚不食於凡夫段食,況食血肉不淨之食。大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尚惟法食,豈況如來。大慧!如來法身非雜食身。大慧!我已斷除一切煩惱,我已浣滌一切習氣,我已善擇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觀眾生猶如一子。云何而許聲聞弟子食於子肉?何況自食。作是說者無有是處。


  50. ^ 《楞嚴經》: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即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51. ^ 班迪達《解脫道上》:在此,我想談論一下「素食主義」。有些人認為吃素才是道德的。在上座部佛教裡,並沒有「吃素能助禪修者更快或更容易見到法」的思想。佛陀並未完全禁止「吃肉」。提婆達多曾要求佛陀立下戒律禁止食肉,但佛陀思考了這事的利、弊後,回拒他的要求。在佛陀時代,一般人們吃菜也吃肉。比丘必須依托缽而食,他們沒辨法知道哪一家吃素,哪一家不是。而且,他們必須接受在家眾所給與的任何食物。如果佛陀立下這條戒律而禁止肉食,這將會影響比丘們的修行。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如佛陀所教的方式進食,思惟食物的不淨,不去執著任何的食物。不一定得吃素才能修行。


  52.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於是提婆達多謗毀聖說,決生耶見定斷善根,但有此生更無後世。」作是知已,於其徒眾別立五法,便告之曰:「爾等應知!沙門喬答摩及諸徒眾,咸食乳酪,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令彼犢兒鎮嬰飢苦。又沙門喬答摩聽食魚肉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於諸眾生為斷命事。又沙門喬答摩聽食其鹽,我等從今更不應食。何緣由此?於其鹽內多塵土故。又沙門喬答摩受用衣時截其縷績,我等從今受用衣時留長縷績。何緣由此?壞彼織師作功勞故。又沙門喬答摩住阿蘭若處,我等從今住村舍內。何緣由此?棄捐施主所施物故。」


  53. ^ 《十誦律》:佛言:「癡人!我有何妬心?過去諸佛讚歎納衣、聽著納衣。我今亦讚歎納衣、聽著納衣,亦聽著居士衣。癡人!過去諸佛讚歎乞食、聽乞食。我今亦讚歎乞食、聽乞食,亦聽請食。癡人!過去諸佛讚歎一食、聽一食。我今讚歎一食、聽一食,亦聽再食。癡人!過去諸佛讚歎露地住、聽露地住。我今讚歎露地住、聽露地住,亦聽房舍住。癡人!我不聽噉三種不淨肉:若見、若聞、若疑。見者,自眼見是畜生為我故殺。聞者,從可信人聞為汝故殺是畜生。疑者,是中無屠賣家,又無自死者,是人凶惡,能故奪畜生命。癡人!如是三種肉我不聽噉。癡人我聽噉三種淨肉。何等三?不見、不聞、不疑。不見者,不自眼見為我故殺是畜生。不聞者,不從可信人聞為汝故殺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兒,是人慈心,不能奪畜生命。我聽噉如是三種淨肉。癡人!若大祠,所謂象祠、馬祠、人祠、和闍毘耶祠、三若波陀祠、隨意祠,若諸世會殺生處祠,如是大祠世會中,不聽沙門釋子噉肉。何以故?是大祠世會,皆為客故。」


  54. ^ 《十誦律》:爾時調達作是言:「我調達僧中唱言:『比丘應盡形著納衣、應盡形乞食、應盡形一食、應盡形露地住、應盡形不噉肉魚。』隨何比丘,憙樂是五法者,便起捉籌。」唱已調達及四伴即起捉籌。調達第二復作是言:「我調達僧中唱言:『比丘應盡形著納衣、應盡形乞食、應盡形一食、應盡形露地住、應盡形不噉肉魚。』隨何比丘,喜樂是五法者,便起捉籌。」唱第二語已,有二百五十比丘,從坐起捉籌。調達第三復作是言:「我調達僧中唱言:『比丘應盡形著納衣、應盡形乞食、應盡形一食、應盡形露地住、應盡形不噉肉魚。』隨何比丘,憙樂是五法者,便起捉籌。」第三唱已,復有二百五十比丘,從坐起捉籌。爾時調達,即將是眾還自住處,更立法制。調達作是言:「應盡形著納衣、應盡形乞食、應盡形一食、應盡形露地住、應盡形不噉肉魚,隨何比丘,不憙樂、不忍受是五法者,是人去我等遠,與我別異不共語。」


  55. ^ 《摩訶僧祇律》:賊肉段者,世尊涅槃後,長老比丘依王舍城住。時有盜賊偷牛,夜在尸陀林中殺噉有殘,語林中坐禪比丘言:「尊者須肉不?」答言:「須。」即與滿鉢。比丘取已持還精舍自食,分與餘比丘。餘比丘問言:「老!何處得此肉?」具說上事。諸比丘言:「長老!汝賊邊取物滿五錢,波羅夷。」諸比丘不了,往問長老比丘。長老比丘言:「出家人前人如法、不如法,有主施無罪。」如是毘尼竟,是名賊肉段


  56. ^ 《臭穢經》:


    殺生宰割並繩縛 盜取妄語與詐欺

    習誦邪曲婬人婦 如此之行為臭穢

    臭穢非因食肉而


    此世諸欲不自制 貪求諸味業不淨

    邪空邪見難化導 肉食不是實臭穢


    粗暴冷酷習暗害 害友過慢無悲愍

    吝嗇從不行施捨 肉食不是實臭穢


    忿憍剛愎反抗心 諂曲嫉妒自矜揚

    親諸不善有過慢 肉食不是實臭穢


    賴債行惡與讒謗 奸商行詐飾言說

    於世為惡最下人 肉食不是實臭穢


    對諸眾生無禁制 取他物品施加害

    無戒殘忍行不仁 肉食不是實臭穢


    貪求諸欲多侵害 常行惡事死至闇

    彼等有情入地獄 肉食不是實臭穢


    不食肉斷食裸體 結髮塗塵服獸皮

    侍火供養於世間 為得不死多苦行

    真言祭祀及犧牲 不分季節激烈行

    不度疑惑非淨人


    守護通路勝根行 質真柔軟樂諦法

    斷一切苦去執著 賢者見聞無執著


    斯義世尊反復說 通曉吠陀之彼等

    牟尼宣說種種偈 知義無著無臭穢


    佛示善說為除苦 開涅槃句無臭穢

    帝須謙虛禮如來 當場乞求作沙門



  57. ^ 《本生經》:二四六 油教訓本生譚
    (菩薩=仙人)
    此本生譚是佛在毘舍離附近重閣講堂中時,對師子將軍所作之談話。彼於歸依佛之次日,於食物中添肉供佛,尼乾子之徒聞之怒而不悅,思欲害如來之名而非難曰:「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尼乾子到處非難云:『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與弟子共同而食。』」佛聞之云:「汝等比丘!尼乾子非難我食決定供養所調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有非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某婆羅門之家,達成年後,出家入仙人之道。為得鹽與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來波羅奈,翌日入都中托鉢。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於家中設座使坐,獻魚肉之類,於食事終了,自己亦坐於一面云:「此肉決定只為供養尊者而殺生調理者,惡業歸於尊者,於我無關。」於是唱第一之偈:



    打害殺行施 人無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為罪所污


    菩薩聞此唱第二之偈:




    殺妻兒行事 人無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為罪污染

    菩薩如此為彼說法,即起座而去。

    結分

    佛述此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家主是尼乾子,而行者即是我。」



  58. ^ 《梵網經》: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59. ^ 《斷酒肉文》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云
    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勅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昇高座御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

    制旨問法超等三律師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過莫若無言。弟子無言乃復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會於大眾前。求律中意。聞諸。
    僧道律中無有斷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



  60. ^ 聖嚴法師《律制生活》佛教的飲食規制:制斷肉食,皆出大乘經律,小乘國家未能見到大乘經律,故未斷除肉食,也是很難怪的,我們不必攻擊他們。即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從東漢開始直到梁武帝時所有的僧侶弟子均未斷除肉食,到了梁武帝捨道信佛,聽了《涅槃經》以後,便極力主張素食,從他本人開始,並勸一切僧俗佛子,皆斷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來影響社會,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從此之後,中國佛教的素食主義,也就形成風尚了。



外部連結


  • 阿含經南北传在线

  • 《南傳菩薩道》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京昆高速公路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