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支佛









辟支佛(梵語:प्रत्येक बुद्ध转写:Pratyeka-buddha,巴利語:Pacceka-buddha),佛教術語,其梵语音譯為缽剌翳迦佛陀[1],俗語音譯為辟支迦佛陀,或簡稱為辟支迦佛辟支等,意譯為獨覺。是因過去世因緣,生在無佛之世,性好寂靜或行頭陀,沒有聽聞佛法而獨自以因緣觀智慧[2],進而修行無師自悟證果,但無法教導其它眾生佛法[3]




目录





  • 1 阿含經記載


  • 2 不同觀點


  • 3 參見


  • 4 參考文獻


  • 5 參考資料




阿含經記載


《阿含經》記載了辟支佛的修行方式,如《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六經》:






不同觀點


佛陀教法是一乘道[5],所有的佛、獨覺、佛的阿羅漢弟子都有修四念處、十二因緣、四聖諦,四聖諦不是專屬聲聞乘的修行方法[6],四聖諦本就包涵了如實知見苦因的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不是專屬無師自悟的獨覺乘修行方法[7]。依照南傳佛教的看法,辟支佛與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解脫是屬於小乘的解脫道無關於大乘佛菩提道。


大乘佛教中有稱辟支佛屬於小乘或三乘中的中乘,是觀察十二因緣而證果,所以亦稱為「緣覺乘」。



參見


  • 十二因緣

  • 緣覺


參考文獻


  • 麟角喻辟支佛因緣《辟支佛因緣論》(《大正藏》 No. 1650)


參考資料




  1. ^ 遁倫《瑜伽論記》:「獨覺地。若依梵語。名鉢剌翳迦佛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


  2. ^ Pacceka Buddha in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Tipitaka, der Pali Kanon des Theravāda-Buddhismus. [2008-10-24] (英语). 


  3. ^ 龍樹《大智度論》:「云何分別聲聞辟支佛。答曰。道雖一種而用智有異。若諸佛不出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故。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如一國王出在園中遊戲。清朝見林樹華菓蔚茂甚可愛樂。王食已而臥。王諸夫人婇女。皆共取華毀折林樹。王覺已見林毀壞而自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生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林間。如是等因緣。先世福德願行果報。今世見少因緣。成辟支佛道如是為異。復次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因緣覺如上說。獨覺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獨覺辟支迦佛有二種。一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佛法滅。是須陀洹已滿七生。不應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羅漢。名為小辟支迦佛。與阿羅漢無異。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羅漢者。大辟支佛亦於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於九種阿羅漢中智慧利勝。於諸深法中總相別相。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如是相名為大辟支迦佛。」


  4. ^ 《分別功德論》:迦葉所以用滅盡定力最勝者,以迦葉本是辟支佛故也。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大迦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猶存,向所錄八萬四千眾德,能所感功齊迦,難曰:「迦葉以本是辟支佛故稱其勝,此等羅漢復是辟支佛耶?」答曰:「雖非辟支佛,遍習滅盡定,其力是同,以是故言:『迦葉眾僧眾生福田也』。」


  5. ^ 《雜阿含經·六〇七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中阿含經·念處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若有未來諸如來。……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6. ^
    《雜阿含經》(三九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7.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二十七》:「或住獨覺乘果。」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云何獨覺習。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得獨覺菩提果。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一類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獨覺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證法現觀乃至得阿羅漢果。或得沙門果。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當知此中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京昆高速公路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