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龙根的指环





女武神,藝術家Arthur Rackham (1912年)


尼伯龙根的指环》(德語:Der Ring des Nibelungen),本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個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由華格納作曲及編劇,整個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創作靈感來自北歐神話《威爾森格英雄傳》及日爾曼敘事長詩《尼貝龍根之歌》內的故事及人物,特別是冰島家族傳說 (Icelanders' sagas,冰島歷史英雄故事散文)。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劇組成,亦被瓦格納稱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包括:


  • 前夕 :《莱茵的黄金》 (Das Rheingold

  • 第一日:《女武神》 (Die Walküre

  • 第二日:《齊格飛》 (Siegfried

  • 第三日:《诸神的黄昏》 (Götterdämmerung



目录





  • 1 作品背景


  • 2 作品內容

    • 2.1 故事概述


    • 2.2 音樂



  • 3 改编




作品背景
















中世紀時基督教盛行於歐洲,過去流傳的北歐神話被視作邪教清理,現在殘存的較為著名的有英格蘭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等,華格納的《指環》改編自中世紀德國的民間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北歐神話與其他的古代神話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北歐神話中神不是全能的、所向無敵的,而有一定的限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諸神的黃昏》中就體現了這一萬物同歸於盡、轉換新生的思想。華格納整理這部敘事詩後,打算寫成歌劇腳本,卻招來很多反對,多數人認為這樣龐大的腳本無法配成音樂。但華格納成功了,他以二百多個主導動機貫穿全劇,採用明暗兩條線來推進劇情的發展。


起初,華格纳只是選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齊格菲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後來《諸神的黃昏》的前身,這部作品是以布侖希爾德引齊格弗里德進入瓦爾哈拉天宮作為結局的,不久,華格纳覺得不滿意,認為缺乏更深一層的倫理意義並且無法在劇院裡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齊格菲》(Der junge Siegfried,成為《齊格菲》的基礎),並將結局改得含有深奧的玄學意味。最後,為了使全劇完整,又補充了《女武神》及序劇《萊茵的黃金》。從音樂上來看,《女武神》與《齊格菲》最精彩,而《萊茵的黃金》較為優美,《諸神的黃昏》則顯示了瓦格納多年來所形成的思想。


由於華格納的歌劇樂隊編制龐大,所選擇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強度方面都有特別要求,同時還需要採用一些極端措施保證聆聽效果,故華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為他的《指環》能夠上演特別出資建造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又名節日劇院,1872年5月22日動土興建,歷時兩年多,於1875年竣工),其設計專為配合華格納的要求,它將樂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銅管樂器放在最深處,離指揮很遠,遠遠低於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環》全劇於該劇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兩次,每天下午4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首演的指揮是漢斯‧里希特。當時,演出盛況空前,幾乎整個歐洲的音樂人士都齊聚這個美因河邊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羅伊特發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尼伯龍之名來自於東日爾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勃艮第皇族一般被稱為尼伯龍,不過在此歌劇裡尼伯龍卻意為「矮人」。矮人阿爾貝里希英语Alberich用偷來的萊茵河黃金鑄造了具有統治世界魔力的指環,本歌劇系列因此得名。



作品內容



故事概述



音樂


歌劇全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P-yXsNV2E&list=PLM2PZ08hv6Qm286mEGlCfZdLRLHiOOLjm


Yuri Moura's Playlist



改编


目前《尼伯龙根的指环》有多个压缩后的版本,改编者包括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洛林·马泽尔(《无词的指环》,1988年)和亨克·弗利格英语Henk de Vlieger(1991年)。[1]



尼伯龙根的指环

萊茵的黃金 | 女武神 | 齐格弗里德 | 諸神的黃昏

  1. ^ Schott Aktuell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5-14, Jan/Feb 2012, pp. 10–11, 20 (accessed 3 March 201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京昆高速公路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