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格
格 |
---|
语法格列表 |
主格 |
属格/出格 |
所有格 |
与格 |
宾格/对格 |
宾格/客體格 |
呼格 |
离格/奪格 |
工具格 |
方位格 |
通格 |
欠格 |
直接格 |
間接格 |
近處格 |
向格 |
施益格 |
伴隨格/隨同格 |
從內格 |
存在格 |
下降格 |
協同格 |
等同格 |
推論格 |
在內格 |
指引格 |
前置格 |
補敘格 |
隨繼格 |
上向格/從下格 |
在上格 |
終止格 |
轉變格 |
方位格(locative case,位置格、處所格、第六格)是指示方位的格。它含糊對應於英語前置詞“in”、“on”、“at”和“by”。方位格同方向格(lative case)和分離格(separative case)一起屬於普通局部格。[1]
目录
1 在各種語言中的方位格
1.1 印歐語言
1.1.1 拉丁語
2 注釋
3 引用
4 外部連結
在各種語言中的方位格
方位格存在於很多語言中。
印歐語言
原始印歐語有表達狀語功能的“在什么位置”的方位格。詞尾依賴於詞幹的最后元音(輔音,a-、o-、i-、u-詞幹)和數(單數或複數)。后來方位格趨向合并於其他格: 屬格或與格。[2] 某些后代語言把它保留為獨立的格。方位格可見於:
- 現代波羅的-斯拉夫語言(參見前置格)。
- 某些古典印歐語言,特別是梵語和古拉丁語。
- 在特定現代印欧語言中的罕見的古老或文學用法(比如在馬拉地語,但所分立的離格還是消失了)。
拉丁語
方位格的使用在古典拉丁語中相當常見,用來指示在什么位置(我們可以對位置名前綴上“at”或“in”),這相反於“到哪里”(我們可以對名字前綴上“to”)。(“在羅馬”漫步不同於“到羅馬”漫步)。
第一變格方位格是迄今為止最常用的,因為很多羅馬方位名字是第一變格的: 通常是單數(Roma“Rome”,Hibernia“Ireland”因此是 Romae“at Rome”,Hiberniae“at Ireland”),但有些是複數(Athenae“Athens”,Cumae“Cuma”因此是 Athenis“at Athens”,Cumis“at Cumae”)。但是一些第二變格名字也有方位格(Brundisium“Brundisi”,Eboracum“York”有方位格 Brundisi“at Brundisium”,Eboraci“at York”等。還有拉丁語focus(“hearth”,象征性用於任何社會關注中心,有方位格foci“at the hearth”。)第三、第四和第五變格方位名很少或沒有方位格,但是第四變格的 domus“home”的方位格是非常周知的 domi“at home”。
注釋
^ 来源存疑
^ Buck, page 172
引用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Buck, Carl Darling. Comparative Grammar of Greek and Latin. 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3.
外部連結
- Lokativ in Russian language (in Russ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