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录
1 上古時期
2 巴哈伊信仰
3 佛教
3.1 漢傳佛教
3.2 藏傳佛教
3.3 日本(佛教/神道教)
4 道教及華人民間信仰
5 基督宗教
5.1 主要朝聖地點
5.2 聖母顯現地
5.3 其他著名朝聖地點
6 印度教
6.1 四大聖地
6.2 其他
7 伊斯蘭教
7.1 朝覲
7.2 謁陵
8 猶太教
9 参考文献
10 参见
上古時期
很多古代宗教都有自己的聖地、神廟和樹林,供信眾前往參拜。
古埃及的卡納克神廟- 古埃及的底比斯
古印度的Kurukshetra
古希臘德爾斐神示所- 古希臘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廟
黎巴嫩的巴爾貝克
巴哈伊信仰
巴哈欧拉在亚格达斯经中为巴哈伊列明兩處朝圣地點(信徒可任選其一,各有相配的儀式):伊朗設拉子的巴孛故居(己毀)和在伊拉克巴格達的巴哈欧拉故居(未發還),其后,阿博都巴哈增加巴吉宅邸作为朝圣地点。目前,因为前往伊朗和伊拉克朝圣有较多限制,巴哈伊教的信徒一般前往以色列西北的海法、阿卡和巴吉宅邸(未有特別儀式)。
在能力許可和前無障礙的條件下,信徒有朝聖的義務(女性未被要求參加,但亦不禁止)。
佛教
印度佛教的四處聖地:
藍毗尼(佛誕生地)
菩提伽耶(佛成道地)
鹿野苑(佛首次講道地)
拘尸那(佛入滅地)
漢傳佛教
山西五台山(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广东南华寺,系禅宗六祖的真身舍利所在。
藏傳佛教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 格鲁派六大寺
- 宁玛派六大道场
- 岡仁波齊峰
- 納木措湖
日本(佛教/神道教)
在日本,按一定順序參拜神社或寺院(常是33或88座)稱為「巡礼」。最著名的是到四國島上的88座寺廟參拜,稱為「四国八十八箇所」。
道教及華人民間信仰
四川成都的青城山,道教的发源地。
江西龍虎山,正一道張天師家族的居住之地。
湖北武当山,據說是神明玄天上帝的居住之地。
茅山,漢代有茅盈等三兄弟在此修道而得名。南朝時道教學者陶弘景在此開創上清派。- 崆峒山
- 终南山
- 齐云山
- 武夷山
泰山,東嶽大帝的發源地。
湄洲媽祖祖廟,世界各地天后宮的祖廟。- 台灣白沙屯媽祖進香
- 台灣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原則上並不严格要求信徒朝聖。天主教和東正教認為信徒朝聖後可以得到特別的祝福;相反的,新教則不認為朝聖能取得祝福,但朝聖可令信徒反思聖經的故事。
早期的朝聖環繞耶穌基督的一生(4世紀時已經有教父鼓勵到聖地朝聖的紀錄),後來聖母顯現的地點、與聖人及殉道者相關的地點,以及羅馬也成為朝聖的地點。但是,广义而论,在本地的短期的徒步朝圣,亦属於朝圣的一种型态。
天主教歷史上最大的朝聖活動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5年4月2日去世後,四百萬來自其他地區的教友 ,連同三百萬在羅馬居民瞻仰教宗遺容。
世界青年日亦被視為現代的朝聖活動。最大規模的一次是1995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有四百萬人參加。最近一次是2016年在波蘭克拉科夫。
主要朝聖地點
巴勒斯坦
伯利恆(耶穌誕生地)
拿撒勒(耶穌早年居地)
耶路撒冷(耶穌受難、復活的地方)
羅馬
梵蒂岡宗座 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母顯現地
法國露德
葡萄牙花地瑪
波斯尼亞默主哥耶
中國上海市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
中國河北省保定东闾中华圣母堂
墨西哥市瓜達盧佩聖母大殿
台灣宜蘭礁溪五峰旗聖母朝聖地
其他著名朝聖地點
英國坎特伯雷座堂(新教聖公宗宗座)
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聖雅各安葬地)
德國科隆主教座堂(東方三博士安葬地)
意大利都靈主教座堂(都靈裹屍布所在地)
印度果亞舊城教堂區慈悲耶穌大殿(聖方濟各沙勿略安葬地)
希臘阿索斯山(東正教發源地)
埃及西奈山(摩西領十誡之地)
法國沙特爾大教堂(聖母聖衣所在地)
波蘭琴斯托霍瓦光明山修道院(黑色聖母所在地)
印度教
四大聖地
到這四處地點朝聖可脫離輪迴。
- Kedarnath
根戈德里(Gangotri)- Yamunotri
瑞詩凱詩(Rishikesh)
其他
- 瓦拉納西
伊斯蘭教
朝覲
朝覲是伊斯蘭教五功之一。所有穆斯林,只要有能力,一生必須去一次麥加朝聖。另外多數什葉派穆斯林都會到伊朗的馬什哈德朝聖。
謁陵
在穆斯林國家,有拜謁聖人或英雄的陵墓習俗。在特定時節謁陵更是國族認同的體現,但某些伊斯蘭教派對謁陵持負面態度。
穆斯林的謁陵地點有包含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的穆罕默德陵墓、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与阿克萨清真寺(远寺)(先知穆罕默德登霄处)
猶太教
古代猶太教規定有能力者須每年到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並在聖殿祭獻。在聖殿第二次被毀後,此習慣無法進行,猶太教徒只能在禱詞中祈求有朝一日重回錫安山。直到1967年,猶太人終於可以在哭牆祈禱。
参考文献
参见
- 拜山
- 聖地
- 革命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