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誌 |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绿色) | |
原名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英文) 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法文) |
---|---|
標語 | Animus in Consulendo Liber[1] |
成立時間 | 1949年4月4日 |
類型 | 軍事同盟 |
總部 | 比利時布鲁塞尔50°52′34″N 4°25′19″E / 50.87611°N 4.42194°E / 50.87611; 4.42194坐标:50°52′34″N 4°25′19″E / 50.87611°N 4.42194°E / 50.87611; 4.42194 |
會員 | 29個國家
|
官方語言 | 英语 法语[2] |
秘书长 |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
军事委员会主席 | 克努德·巴特尔斯 |
創始國 | 美國、 英國、 法国 |
網站 | www.nato.int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4],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5]。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6]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7],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目录
1 組織
1.1 歷任秘書長
1.2 歷任副秘書長
2 起源
3 發展
3.1 二十世紀末期
3.2 二十一世紀
4 戰爭
4.1 巴爾幹內戰
4.2 利比亚革命
5 成员国
5.1 創立組織成員國(1949年)
5.2 冷戰期間加入國家
5.3 冷戰結束後加入的國家
6 與非成員國的合作
6.1 独立伙伴行动计划[10]
7 军事支出
8 參考文獻
9 外部链接
10 参见
組織
該組織的主要機構為北大西洋理事會(部長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計劃與分析委員會、常任代表理事會、國際秘書處和軍事委員會。北大西洋理事會為北約的主要決策機構,它經常舉行大使級的會晤,每年至少舉行兩次外長級會晤,必要時舉行元首會議。軍事委員會為北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美國─加拿大區域聯合防空計劃小組等,軍委會每年開會兩至三次,負責就北約防務問題向部長理事會和防務計划委員會提出建議,其主席由軍委會成員選定,任期兩到三年。除法國、西班牙和愛爾蘭外,所有成員國都指派一些本國軍隊由北約統一指揮。1991年12月,北約設立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作為同它原來的東歐集團對手中的國家進行對話的一個論壇。
北約成立以來的主要活動是通過部長理事會和防務計劃委員會就高級國際重大政治問題密切磋商、協調立場;在軍事方面研究和制定統一戰略和行動計劃;每年舉行各種軍事演習。
“ |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 ” |
—— 《北大西洋公约》 第五条[8] |
歷任秘書長
编号 | 姓名 | 国籍 | 任期 |
---|---|---|---|
1 | 伊斯梅爵士 | 英國 | 1952年4月4日–1957年5月16日 |
2 | 保罗-亨利·斯巴克 | 比利時 | 1957年5月16日–1961年4月21日 |
3 | 迪爾克·斯蒂克 | 荷蘭 | 1961年4月21日–1964年8月1日 |
4 | 馬尼洛·布羅西奧 | 義大利 | 1964年8月1日–1971年10月1日 |
5 | 約瑟夫·倫斯 | 荷蘭 | 1971年10月1日–1984年6月25日 |
6 | 卡灵顿爵士 | 英國 | 1984年6月25日–1988年7月1日 |
7 | 曼弗雷德·韋爾納 | 德國 | 1988年7月1日–1994年8月13日 |
8 | 塞乔·巴兰齐诺 | 義大利 | 1994年8月13日–1994年10月17日 |
9 | 維利·克拉斯 | 比利時 | 1994年10月17日–1995年10月20日 |
10 | 塞乔·巴兰齐诺 | 義大利 | 1995年10月20日–1995年12月5日 |
11 | 哈維爾·索拉納 | 西班牙 | 1995年12月5日–1999年10月6日 |
12 | 喬治·羅伯遜 | 英國 | 1999年10月14日–2003年12月17日 |
13 | 亚历山德罗·米努托-里佐 | 義大利 | 2003年12月17日–2004年1月1日 |
14 | 夏侯雅伯 | 荷蘭 | 2004年1月1日–2009年8月1日 |
15 | 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 | 丹麥 | 2009年8月1日–2014年10月1日 |
16 |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 挪威 | 2014年10月1日–至今 |
歷任副秘書長
编号 | 姓名 | 国籍 | 任期 |
---|---|---|---|
1 | Jonkheer van Vredenburch | 荷蘭 | 1952–1956 |
2 | Baron Adolph Bentinck | 荷蘭 | 1956–1958 |
3 | Alberico Casardi | 義大利 | 1958–1962 |
4 | Guido Colonna di Paliano | 義大利 | 1962–1964 |
5 | James A. Roberts | 加拿大 | 1964–1968 |
6 | Osman Olcay | 土耳其 | 1969–1971 |
7 | Paolo Pansa Cedronio | 義大利 | 1971–1978 |
8 | Rinaldo Petrignani | 義大利 | 1978–1981 |
9 | Eric da Rin | 義大利 | 1981–1985 |
10 | Marcello Guidi | 義大利 | 1985–1989 |
11 | Amedeo de Franchis | 義大利 | 1989–1994 |
12 | Sergio Balanzino | 義大利 | 1994–2001 |
13 | Alessandro Minuto Rizzo | 義大利 | 2001–2007 |
14 | Claudio Bisogniero | 義大利 | 2007–至今 |
起源
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決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8月24日各國完成批准手續,該組織正式成立。希臘、土耳其於1952年2月18日、聯邦德國於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該組織。
發展
二十世紀末期
進入20世纪90年代,隨著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和蘇聯解體,歐洲的政治和安全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北約面對的議題從過去的軍事威脅擴散到全球恐怖主義、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網路攻擊和大規模殺傷力武器擴散等各種問題上。
- 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
1991年12月,北約首創成立了由北約國家、前華約國家、獨聯體及波羅的海三國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1994年1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首腦會議一致通過了同中歐、東歐國家和俄羅斯建立和平伙伴關係的方案。
- 歐洲北大西洋伙伴關係委員會
1997年5月,為把北約與伙伴國的政治軍事合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加強歐洲和大西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北約國家與伙伴國家外長共同決定成立歐洲北大西洋伙伴關係委員會。該組織的宗旨是締約國實行集體防禦,任何締約國同他國發生戰爭時,必須給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華約解體後,北約增加其使命,如維持和平和通過對話促進地區穩定等。
- 北約第一輪東擴
1999年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為北約新成員國。
二十一世紀
- 九一一恐怖襲擊
北約於2001年10月4日第一次引用北約憲章第五條,認為九一一的襲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國家的攻擊。2003年8月,北約進入阿富汗,開始了歐洲境外首次軍事行動。北約亦參與了伊拉克的軍警培訓工作。
- 北約第二輪東擴
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開的北約高峰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2004年正式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等七國。
- 北約第三輪東擴
2009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北約。
- 東歐導彈攔截系統
近年北約计划在波蘭和捷克建立導彈攔截系統。俄羅斯稱這樣部署可能導致新一輪的軍備競賽。2009年9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不再继续运行部署在波蘭和捷克的遠程導彈攔截系統,轉而部署由攔截對短程和中程導彈使用的神盾战斗系统代替,北約秘書長呼籲,明確北約和俄羅斯的導彈防禦系統合作。
- 克里米亚危機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后,芬兰与瑞典两国开始考虑是否寻求加入北约。芬兰政府谈论就加入北约展開“公开讨论”
戰爭
巴爾幹內戰
冷戰後北約的第一个军事行动是於1993年6月至1999年4月期間介入前南斯拉夫的內戰。
利比亚革命
2011年3月27日,北约决定全面接管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的所有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成员国
北约在欧洲联系的地图 | 北约全球伙伴地图 | ||||||||||||||||||||||||||||||
---|---|---|---|---|---|---|---|---|---|---|---|---|---|---|---|---|---|---|---|---|---|---|---|---|---|---|---|---|---|---|---|
|
創立組織成員國(1949年)
比利時
加拿大
丹麥
法国(包括 法属圭亚那。1966年3月9日法國退出指揮機構,後來於2009年重新加入[9])
冰島
義大利
卢森堡
荷兰
挪威
葡萄牙
英國
美國
冷戰期間加入國家
- 1952年
希臘
土耳其
- 1955年
西德(1990年兩德統一後以 德國名義加入)
- 1982年
西班牙
冷戰結束後加入的國家
- 1999年
捷克
匈牙利
波蘭
- 2004年
爱沙尼亚
拉脫維亞
立陶宛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保加利亚
羅馬尼亞
- 2009年
阿尔巴尼亚
克罗地亚
- 2017年
蒙特內哥羅
與非成員國的合作
独立伙伴行动计划[10]
格鲁吉亚 (2004年10月29日)
阿塞拜疆 (2005年5月27日)
亞美尼亞 (2005年12月16日)
哈萨克斯坦 (2006年1月31日)
摩尔多瓦 (2006年5月19日)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2008年9月)
塞爾維亞 (2005年1月15日)
格鲁吉亚和蒙特內哥羅由于准备加入北约已经退出该计划。(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成为北约成员。)
军事支出
国家 | 人口 (2014) | GDP(名义) (2014、百万美元) | 军事支出 (2014、百万美元) | 军事支出 (2014、占GDP百分比) | 国防支出 (2014、人均美元) | 可部署军力 (2013) |
---|---|---|---|---|---|---|
阿尔巴尼亚 | 3,020,209 | 13,262 | 135 | 1.0 | 42.2 | 8,000 |
比利時 | 10,449,361 | 534,672 | 5,190 | 1.0 | 468 | 31,000 |
保加利亚 | 6,924,716 | 55,837 | 837 | 1.6 | 116 | 26,000 |
加拿大 | 34,834,841 | 1,788,717 | 17,452 | 1.0 | 492 | 70,000 |
克罗地亚 | 4,470,534 | 57,159 | 875 | 1.5 | 204 | 16,000 |
捷克 | 10,627,448 | 205,658 | 2,023 | 1.0 | 189 | 21,000 |
丹麥 | 5,569,077 | 340,806 | 4,457 | 1.3 | 796 | 19,000 |
爱沙尼亚 | 1,257,921 | 25,953 | 509 | 2.0 | 392 | 6,000 |
法国 | 66,259,012 | 2,846,889 | 62,289 | 2.2 | 964 | 213,000 |
德國 | 80,996,685 | 3,859,547 | 46,455 | 1.2 | 562 | 184,000 |
希臘 | 10,775,557 | 238,023 | 5,318 | 2.2 | 479 | 109,000 |
匈牙利 | 9,919,128 | 137,104 | 1,164 | 0.9 | 118 | 18,000 |
冰島 | 317,351 | 16,693 | 4.5 | 0.03 | 14.2 | 0a |
義大利 | 61,680,122 | 2,147,952 | 30,909 | 1.5 | 506 | 186,000 |
拉脫維亞 | 2,165,165 | 31,970 | 299 | 1.3 | 150 | 5,000 |
立陶宛 | 3,505,738 | 48,232 | 377 | 0.8 | 126 | 9,000 |
卢森堡 | 520,672 | 62,395 | 297 | 0.5 | 594 | 900 |
荷蘭 | 16,877,351 | 866,354 | 10,086 | 1.2 | 600 | 43,000 |
挪威 | 5,147,792 | 500,244 | 6,773 | 1.4 | 1,328 | 21,000 |
波蘭 | 38,346,279 | 546,644 | 10,499 | 1.9 | 275 | 100,000 |
葡萄牙 | 10,813,834 | 230,012 | 4,201 | 1.9 | 396 | 35,000 |
羅馬尼亞 | 21,729,871 | 199,950 | 2,543 | 1.3 | 118 | 66,000 |
斯洛伐克 | 5,443,583 | 99,971 | 988 | 1.0 | 180 | 15,000 |
斯洛維尼亞 | 1,988,292 | 49,506 | 490 | 1.0 | 233 | 7,000 |
西班牙 | 47,737,941 | 1,406,855 | 12,732 | 0.9 | 270 | 122,000 |
土耳其 | 79,463,663 | 806,108 | 22,618 | 2.2 | 298 | 494,000 |
英國 | 64,105,700 | 2,945,146 | 60,482 | 2.2 | 952 | 174,000 |
美國 | 318,892,103 | 17,418,925 | 609,914 | 3.5 | 1,891 | 1,370,000 |
北約 | 906,002,051 | 37,480,584 | 919,917 | 2.5 | 934 | 3,515,000 |
人口数据来自《CIA世界概况》 GDP数据来自IMF[11] 支出数据(除冰岛)来自SIPRI军事支出数据库[12];冰岛数据(2013)来自Statistics Iceland[13] 军事人力数据来自NATO[14] a 冰岛无常备军。 |
參考文獻
^ The Official motto of NATO. NATO. 2011-01-20 [2013-08-08].
^ "English and French shall be the official languages for the entir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Final Communiqué following the meeting of the North Atlantic Council on 17 September 1949. "(..) the English and French texts [of the Treaty] are equally authentic (...)"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Article 14
^ The official Emblem of NATO. NATO. [2008-02-20].
^ The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 Milexdata.sipri.org. [2010年8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3月28日).
^ Erlanger, Steven. Europe Begins to Rethink Cuts to Military Spending. nytimes.com. 2014年3月26日 [2014年4月3日].Last year, only a handful of NATO countries met the target, according to NATO figur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at 4.1 percent, and Britain, at 2.4 percent.
^ Invocation of Article 5 confirmed. 北约. [2013年1月29日].
^ Counter-piracy operations. 北约. [2011年5月27日].
^ 《北大西洋公约》(节录)
^ 萨科齐递交正式申请重回北约. VOA. 2009-03-21 [2009-03-22].
^ Individual Partnership Action Plans. NATO. [2013-11-13].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pril 2015 [2015-06-08].
^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 2015.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015 [2015-06-08].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15-06-26).
^ Central government total expenditure by function 1998-2013. Statistics Iceland. Statistics Iceland. 2014-09-23 [2015-06-08].
^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ata Relating to NATO Defence (PDF). NATO. NATO. 2014-02-24 [2015-06-08].
外部链接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官方网站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反应部队文章
参见
- 华沙公约组织
- 北約東擴計劃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旗幟
- 共有核武器
- 集體自衛權
- 北約庫存編號
- NATO军队标准标志
- 北约会员国
- 主要非北约盟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