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岷江

Min sichuan rivermap.png
岷江流域略图

流域
源头
岷山南麓弓杠岭与朗架岭[1][2][3]
源头海拔
4,579米(15,023英尺)
河口
宜宾[2]
面積
长江流域
流經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貌
長度
1,279公里(795英里)[4][註 1]
平均流量
每秒2,840至2,850立方米(3,715至3,728立方碼)[3]

岷江(拼音:Mínjiāng,注音:ㄇㄧㄣˊ ㄐㄧㄤ),又叫汶江都江[1][5],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是其水流量最大的支流及中国水利开发最早的河流之一[2]




目录





  • 1 地理

    • 1.1 上游


    • 1.2 中游


    • 1.3 下游


    • 1.4 水库和水电站



  • 2 历史

    • 2.1 都江堰的修建


    • 2.2 长江源头之争



  • 3 资源

    • 3.1 矿产资源


    • 3.2 水资源


    • 3.3 森林资源


    • 3.4 土壤资源


    • 3.5 旅游资源

      • 3.5.1 都江堰


      • 3.5.2 青城山


      • 3.5.3 乐山大佛




  • 4 参见


  • 5 注释


  • 6 参考资料




地理




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大佛风景区眺望的岷江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是其上游重要的水分补给来源[2][6],河口平均流量每秒2,840立方米(3,715立方碼)[3],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的一倍半[7]。其发源于岷山南麓[2],全长1,279公里(795英里)[4][註 1],天然落差约3,560至3,650米(11,680至11,975英尺)左右[8]。其主要流经四川盆地西部[1],沿途汇入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马边河等320余条支流[3][註 2],经过松潘、茂县、汶川、灌县、成都、双流、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犍为等市镇[5],在宜宾汇入长江。[2]其主要通航河道有乐山至宜宾段和成都至乐山段,分别长162和186公里(101和116英里)。岷江流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133,000平方公里(51,352平方英里)[1][註 3];流域人口数量1789.4万人(2005年),其中非农业人口710.3万人。



上游


岷江以都江堰以上为上游[1],处于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间的山地,水能资源丰富[3][9]。其属于高原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 °C(54 °F)以下。其长度约为341至365公里(212至227英里)左右,是成都平原乃至长江上游各方面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水土保持区,[6][10]气候干、雨季分明。[11]岷江上游流域的面积为23,037平方公里(8,895平方英里),处于中国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区[10],高原面积占流域的三分之一,平均海拔3000-4500米[12],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羌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1]另外,岷江上游映秀湾以上也是地震多发地段[10]



中游




都江堰


从都江堰到乐山为岷江的中游[1],长约216公里(134英里),自古被称为四川的“黄金水道”[13],主要流经成都平原和海拔在800米(2,625英尺)以内的丘陵[14],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在这里,岷江被一分为二,即是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15]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如今(2011年)这里的水污染严重,甚至出现过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16][17]此外,岷江中游流域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14],古镇密布,文化底蕴丰厚。[13]



下游


乐山以下至宜宾则为岷江下游[1],全长约为152至162公里(94至101英里)左右[18],水运交通发达[3],码头、港口较多,一直可达上海[7]。其和岷江中游一样,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至18 °C(59至64 °F)。在乐山南部,岷江和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还有着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即乐山大佛。[19][20]



水库和水电站


根据规划,岷江上将会建成30余个水库或水电站,目前(2014年)有10余个已建成。这里列出部分位于岷江干流[註 4]上的水库和水电站[21][22]




历史



都江堰的修建




都江堰灌溉系统图



周灭亡后,秦孝文王让李冰当蜀郡太守。[23]李冰当上太守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其以防洪、行舟和灌溉为主要目的,征调民工,在岷江上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4][25][26]其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分成两条,其中一条引入成都平原,既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又有引水灌田的作用。[27]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让成都平原从此成为了丰饶的“天府之国”。[25][28]



长江源头之争


岷江自先秦开始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长江的正源[2][3][29]这之中很大的原因是《尚书》中记载长江源头在岷山,后人便将错就错。[3][30]那之后长时间以来,各种文献依然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将岷江直接称之为“江”或“大江”。[31][32][33]一直到明朝徐霞客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的观点后,才引发了长江正源的争议。[29][3]不过即使如此,直到清末民初,仍然有不少文献上记载岷江为长江正源。[29]“五四运动”爆发后,才开始正式把岷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将长江的正源定为金沙江。[29]但是,或许由于长江源头自然环境恶劣,很少有人能去亲身考证,长江源头问题依然有所争议。[34]



资源


岷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岷江上游地区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丰富[8][9]



矿产资源


岷江流域主要矿产有铂、镍、铜、钻和金矿等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另有稀有金属锂、铍、钽、铌矿等。除此之外,还有白云母、石棉、石膏、碳、水晶、蛇纹岩、含钾磷矿等非金属资源,尤其石棉和白云母的储量最高、品质最佳。



水资源


岷江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占长江流域的将近五分之一,其年径流量占整个四川水资源总量的27%。[3]特别是海拔位置高、降水丰富均匀的岷江上游,水资源更加充沛。[35]但是,由于各种不合理的生产行动,如过度砍伐森林等,导致岷江的水资源21世纪以来受到很大破坏,具体表现为水量减少、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36][37]



森林资源


岷江流域尤其是岷江上游流域森林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业基地,截止1983年约有森林面积537,000平方百米(2,073平方英里),岷江上游的阿坝州木材总蓄积量达到146,000,000立方米(190,960,790立方碼)左右。[3][38][39]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砍伐,仅是从第二次国共内战结束后的30余年时间,森林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生态环境恶化严重。[39][40]



土壤资源


岷江上游流域土地面积24,741平方公里(9,553平方英里),其中土壤面积就有20,627平方公里(7,964平方英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0%以上,土壤类型众多,但耕地不多。[41]岷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土地则更为肥沃,水田可占耕地的90%以上。[3]岷江上游流域的土壤资源和水、森林资源一样,被破坏严重,流域地区常常出现山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旅游资源


作为四川省开发时间最早的地区之一,岷江流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3]岷江流域内分布有3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和2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突出[42]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59公里(37英里),始建于公元前256年[27][20],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43][44]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50多年历史,至今依然在发挥作用。[45]
其附属古迹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等也是游览胜地。[20]



青城山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东距成都68公里(42英里),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5,249英尺),山中深邃宁静,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20][46]它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和都江堰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6][44]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之处,北距成都约160公里(99英里)。[19]乐山大佛高71米(233英尺),肩宽24米(79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20]此外,其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3][47]



参见


  • 中国河流列表


注释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1. ^ 1.01.1 关于岷江的长度有多种说法,这里选用较新的一种。


  2. ^ 有观点认为在乐山与之汇合的大渡河才是岷江水系的正源,理由是岷江自乐山汇合处到源头的江段的总水量远逊于大渡河,该分支的长度亦不如大渡河。


  3. ^ 若不包括大渡河的流域面积则为59,000平方公里(22,780平方英里)


  4. ^ 不包括建于大渡河等岷江支流上的水库和水电站




参考资料


  • 注意:除特别注明外,所有参考资料均为简体中文。


  1. ^ 1.01.11.21.31.41.51.61.7 岷江 [2014-07-22]


  2. ^ 2.02.12.22.32.42.52.6 再说长江 (第五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28.. 13分45秒到17分 [2014-07-22]


  3. ^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 孕育天府的岷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20. [2014-07-22]


  4. ^ 4.04.1 中科院确定长江一级支流岷江全长为1279千米. 2013-12-28 [2014-07-22]


  5. ^ 5.05.1 岷江汶江都江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30.2008-09-06 [2014-07-23]


  6. ^ 6.06.1 梁小军、江洪、朱求安、黄梅玲. 岷江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7. ^ 7.07.1 薛建平、杨柳明、马亚学. 岷江下游梯级开发重新评估研究. 中央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07-23]. 


  8. ^ 8.08.1 岷江流域水能资源. 2011-03-10 [2014-07-24]


  9. ^ 9.09.1 罗怀良. 岷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24]. 


  10. ^ 10.010.110.2 姚建、丁晶、艾南山.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7-22]. 


  11. ^ 张一平、张昭辉、何云玲. 岷江上游气候立体分布特征. 山地学报. [2014-07-22]. 


  12. ^ 溥发鼎. 岷江上游生态学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科学. [2014-07-23]. 


  13. ^ 13.013.1 张珊. 岷江中游地区古镇空间形态及其保护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 2009.


  14. ^ 14.014.1 高玄彧、李勇. 岷江中游河流下蚀率的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7-23]. 


  15. ^ 兴修都江堰. 2005-05-25 [2014-07-23]


  16. ^ 岷江中游污染不能继续 对岷江流域污染治理的调查. 2011-11-13 [2014-07-23]


  17. ^ 长江上游水电无序开发造成生态失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章轲.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6-14 [2014-07-23]


  18. ^ 胡晓琴. 岷江下游船闸通过能力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 [2014-07-23]. 


  19. ^ 19.019.1 樂山大佛簡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28.. 2008-09-18(繁体中文) [2014-07-24]


  20. ^ 20.020.120.220.320.4 陈裕祯. 《中国名胜古迹词典》.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01-01. ISBN 9787503217937.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1. ^ The Last Report on China's Rivers. 2014年3月 (英文) [2014-07-24]


  22. ^ . 2010-04-26 [2014-07-24]


  23. ^ 华阳国志·蜀志: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


  24. ^ 李冰和都江堰


  25. ^ 25.025.1 史记·河渠书: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26. ^ 历史的都江堰是变化的都江堰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4-10.. 王绍良 [2014-07-24]


  27. ^ 27.027.1 都江堰简介 [2014-07-24]


  28. ^ 华阳国志·蜀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9. ^ 29.029.129.229.3 对“江源岷山”向“江源金沙”观点转变的文化反思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8.. 徐学书. 2013-09-21 [2014-07-22]


  30. ^ 尚书•夏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31. ^ 汉书•地理志:岷山在湔氐道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


  32. ^ 山海经•海内东经: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


  33. ^ 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


  34. ^ 孙广友、邓伟、邵庆春、华润菊. 长江正源再考. 地理科学. [2014-07-24]. 


  35. ^ 周天佑、李浦泉. 岷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四川水力发电. [2014-07-24]. 


  36. ^ 王渺林、郭丽娟、高攀宇、傅华. 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适应对策.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14-07-24]. 


  37. ^ 杨沼. 试论岷江上游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四川水利. [2014-07-24]. 


  38. ^ 杨玉坡、李承彪.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及森林经营综合考察提纲. 四川林业科技. [2014-07-24]. 


  39. ^ 39.039.1 乐文廉. 森林资源过伐对岷江水文情势的影响. 山地研究. [2014-07-24]. 


  40. ^ 马雪华. 岷江上游森林的采伐对河流流量和泥沙悬移质的影响. 自然资源. [2014-07-24]. 


  41. ^ 郭永明、杨宗祥、唐时嘉、张建辉. 岷江上游土壤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山地学报. [2014-07-24]. 


  42. ^ 罗怀良. 岷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7-24]. 


  43. ^ 43.043.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4-24.. 1982-02-23 [2014-07-24]


  44. ^ 44.044.1 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英文) [2014-07-24]


  45. ^ 都江堰-景区介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12-13.


  46. ^ 46.046.1 青城山简介 [2014-07-24]


  47. ^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英文) [2014-07-24]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京昆高速公路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