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臺北 | |||||||||||||||||||||
汉语 | 臺北 = 台北 | ||||||||||||||||||||
---|---|---|---|---|---|---|---|---|---|---|---|---|---|---|---|---|---|---|---|---|---|
简化字 | 台北 | ||||||||||||||||||||
繁体字 | 臺北 | ||||||||||||||||||||
字面意思 | 臺灣之北 | ||||||||||||||||||||
|
臺北(臺灣話: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台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1]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狹義的行政區劃上指臺北市,廣義上則指亦可泛指臺北市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臺北都會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加桃園市所組成的臺北生活圈,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2]。
目录
1 概述
2 行政區劃
2.1 清治時期 (1683-1895年)
2.2 日治時期 (1895-1945)
2.3 戰後初期 (1945-1949)
2.4 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1949-至今)
3 地理分區
4 参考文献
概述
臺北開墾的歷史相當悠久,臺灣原住民分支的凱達格蘭族即世居於此。但城市規模的成形,則起始於清治時期由漢人移民建立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以及1884年完工的臺北府城。
1875年,清治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內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並命名為「臺北城」,「臺北」此地名始正式出現。而臺北城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即現今的臺北舊城區。臺灣建省後,臺北取代臺南成為臺灣的行政中心,並延續迄今。
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延續以臺北執政當局在臺灣實施市制,在1920年以「三市街」為基礎設置臺北市,並延續至今;臺北市成立的同年,轄區包含臺北、新北、基隆、宜蘭等四大地區的臺北州成立。日本執政當局對臺北市區進行大規模的公共建設,使其成為日本經略南洋的重要基地,也奠定臺北城市的發展基礎。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從日本手中接管臺灣,臺北市維持原制,臺北州則改制為臺北縣。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戰爭戰敗而遷移首都至臺北,臺北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大陸領土後的統治中心;國共戰爭後,隨中華民國政府移居臺灣的大量中國大陸新住民,多數居住於臺北,一度使臺北的人口快速增加。而自1960年代以來,因為臺灣經濟的快速起飛,使得臺北的外來工作人口快速增加,而其中的大部分來自於中臺灣與南臺灣。這些外來人口除了移入臺北市,也聚居於臺北市周圍的衛星市鎮,這使得地處臺北市外圍的臺北縣人口快速攀升,並逐漸與臺北市連成一氣。
至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前,「臺北」的都市範圍已逐漸包括臺北市全境(當時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木柵及景美等市郊的行政區尚未併入臺北市)。但1980年代以來,臺北舊城區逐漸沒落,商業重心以忠孝東路為軸線,逐漸東移至新發展的大安區與信義區一帶,形成所謂的「東區」,取代臺北舊城區(又俗稱為「西區」)成為臺北的發展核心。而東區範圍內的信義計畫區,因為臺灣政府的大力發展,更成為現今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臺北市的市政機構也在1990年代遷移至此。直至今日,臺北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區域的範圍,也已涵蓋了整個臺北盆地,並擴張至盆地周圍山區。中華、南洋、東洋、西洋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兼容並蓄,不但使得臺北成為臺灣文化面向世界的櫥窗,更是華語世界的代表城市之一。
雖然臺北縣的總人口數早已達到升格直轄市的資格,但中央一直未予核准。在縣內各界長期的爭取之下,臺北縣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更名為「新北市」,成為一個以臺北市外圍之市鎮組成的多核心都市。
由於歷史影響,臺灣原住民語對於臺北的稱呼亦有取自臺語或日語。前者如阿美族語稱Taypak[3],後者如達悟族語曰Taihok[4]。
行政區劃
清治時期 (1683-1895年)
臺北府,清光緒元年(1875年)繼臺灣府之後設置之官署或行政區劃。
日治時期 (1895-1945)
臺北縣(1895-1901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北部行政區劃之一。
臺北廳(1901-1920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至一戰後初期臺灣北部行政區劃之一。
臺北州(1920-1945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至二戰後初期臺灣北部行政區劃之一。
臺北市(1920-1945年),日治臺灣臺北州之州轄市,位於今臺北市中西部。
戰後初期 (1945-1949)
臺北市(1945-1949),中華民國臺灣省省會,為全省政治、經濟與文化之發展中樞。
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1949-至今)
臺北市(1949-至今),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中央政府遷至臺北,成爲中華民國首都,直轄市。
臺北縣(1945-2010年),中華民國台灣省的縣,2010年升格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
基隆市(1945-至今),中華民國台灣省的省轄市。
由於臺北的城市發展本為一體,但因既有法規而分為兩個行政區,故臺北市、新北市有與鄰近的基隆市合併為「臺北都」或「大臺北市」的計畫。
地理分區
(25N 121E)
臺北市區:範圍涵蓋現今臺北市的中正、大同、萬華、中山、大安、松山、信義等7個區的平原地帶,大致與1967年臺北市升格直轄市前的轄區相當。
臺北都會區(泛稱大臺北地區):一般指臺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有時也合稱為北北基、雙北市、雙北、臺北首都圈、臺北基隆大都會區。
臺北生活圈:一般指大臺北地區,加上桃園市的桃園區、龜山區、八德區、大溪區、蘆竹區、大園區。
臺北城(臺北府城):清治時期在臺北府建立的傳統中國式城垣。
臺北時間(國家標準時間):即臺灣時間,為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即臺澎金馬)採用的標準時間,比世界協調時快八小時,與北京、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位於同一個時區。
参考文献
^ 縣志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版權所有 中華民國文化部
^ http://www.populationdata.net/index2.php?option=palmares&rid=4&nom=grandes-villes
^ 台北市南港區成德國小-鄉土-原住民阿美族語
^ 蘭嶼達悟語口語資料典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