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
基督教 系列條目 | ||||||
---|---|---|---|---|---|---|
| ||||||
| ||||||
神学
| ||||||
| ||||||
相关专题
| ||||||
| ||||||
Portal:基督教 | ||||||
天主教(拉丁語: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1]。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2][3][4][5][6],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7][8]
目录
1 歷史沿革
2 主要教派
2.1 羅馬公教會
2.2 東正教會
2.3 其他的統緒
2.3.1 中國大陸
2.3.2 聖公宗
2.4 抗議宗
2.5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
3 教派形成
4 教義
4.1 基督
4.2 聖傳
4.3 聖事
4.4 感恩祭
4.5 天主十誡
4.6 教會五規
4.7 万民四末
4.7.1 天堂
4.7.2 地獄
4.7.3 炼狱
5 祈禱
5.1 誦讀聖言及誦念禱詞
5.2 默觀
5.3 心祷
6 瞻禮
7 聖統制
7.1 主教制
8 團體
8.1 修院和修会
9 禮儀派別
9.1 拉丁禮天主教會
9.2 東儀天主教會
9.3 聖公會與特別主教轄區
9.4 其他
9.5 中国独立天主教會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連結
12 參见
歷史沿革
基督教的信仰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因納匝肋的耶穌稱默西亞所產生的一系列連鎖事件,源頭可追述到天啟一神論宗教始祖亞伯拉罕,最初系自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第一個基督徒派別,因為他們面向的宣道對象是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之人,而不在侷限於猶太人群體。随着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国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羅馬帝国的首都罗马,故称“罗马公教”。从公元一世纪到四世纪初,罗马皇帝一再試圖消灭教会,但教會勢力卻不斷擴張,獲得大量軍人的皈依,313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發表了米蘭敕令,承認了罗马公教合法。狄奧多西大帝在393年發布了薩洛尼卡敕令,以罗马公教为帝国的国教。
大公教會這一術語最早見於約公元107年安條克的依納爵寫給士麥拿教會基督徒的《致士麥拿書》,用以勸勉當地基督徒保持與主教的共融,信中寫到「教會主教來到何處,哪里就有天主子民」「耶穌基督去向何方,哪裡就是大公教會」。[9][10]
2世紀後半叶這一詞開始用來表示「正統」,區分教會認為的異端信仰。因為天主教徒認為自身是全方面的真理、是完整的教會,而異端則是片面的將某一道理誇張成真理、是局部的教會。[11]380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專門用「天主教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來稱呼那些遵循同樣信仰原則的羅馬教宗達瑪穌與亞曆山大牧首伯多祿。許多其他作家,例如5世紀的耶路撒冷的西里爾與希波的奧斯定 將「天主教」(大寫“Catholic”)進一步統括為「公教」(小寫“catholic”)和全體基督徒的「基督教」。學術領域,基督教要晚於天主教成型。[12]
公元5、6世纪时的日尔曼族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東西教會也隨之徹底分裂開來。羅馬天主教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的权力在天主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但是在歐洲大陸向來联系十分緊密的宗教與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基督新教的产生而破坏;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天主教向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消长,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改变,造成了对天主教的冲击,东方、西方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發生重大变化,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危机和挑战,梵二大公会议的各种文献,引导天主教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之途。
主要教派
基督徒认信的救世主(即基督) |
拿撒勒人耶稣 |
---|
|
國際上許多基督徒和基督教派都主張自己是「天主教」,特別是宗徒繼承。他們大致可以分成五個意見集團:
羅馬天主教認為,承認羅馬主教權威且完全共融的基督徒是天主教。[何意?]例如「定制教會」(particular Church)的「拉丁教會」(Latin Church)與「東方天主教」(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它們有著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禮拜儀式,但都「與羅馬同在」(in union with Rome)。[13]
東正教與其他的反加克墩正教認為,「正教」繼承自宗徒,是保留原始教會制度的「正統的天主教」。早期教會不存在「羅馬中心論」的集權制度。
老天主教、安立甘聖公宗與部分路德信義宗等教會認為,教會繼承早期教會的按立,是從宗徒不間斷傳承下來的教會。羅馬天主教認為,聖公宗與信義宗都是通過獨立運動對立於「至公精神」的「抗議派」,是「新教」而非天主教,且只承認部分「老天主教」為天主教。[14]- 「屬靈者」認為自身繼承宗徒,但對歷史上的教會不置可否,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名「天主教徒」。
- 認為自身宗徒繼承中斷,但通過牛津運動等恢復運動來恢復傳統,且嘗試與羅馬方面交流,尋找雙方可以互相接受的共識。例如美國信義會、加拿大信義會,以及聖公宗和老天主教。
第三類教派與前兩類教派擁有共同的三個特點,即教會是一體性的普世教會(universal Church)、教條是完全上下一致的、唯一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前兩條是天主教與狹義新教的改革宗以後教派之最大區別,而第三條則是對「神」的理解一致。
它們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組織,處於分離狀態,故而羅馬教廷通常用「公教」(小寫“catholic”)或「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稱呼處於分離狀態的普世天主教,而避免用狹義上指「羅馬天主教」的「天主教」(大寫“Catholic”)。
它們全部相信「宗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也就是「我信……唯一至聖的天主與宗徒教會」或「我信……唯一的聖而公教會」。
它們通常用「基督教」來總稱。而不是「天主教」。因為相對而言,基督教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實際口語或學術研究之中,「天主教」亦單指「羅馬天主教」。而中國則通常指「中國天主教」或「羅馬天主教」。[15][16][17]
羅馬公教會
羅馬公教會認為,教會是一個完整的身體、自下而上的高度一致、且不存在任何特例的「普世教會」。教會的基督徒不管走到什麼國家、城市,去到什麼教會里禱告,都能完全像在「母堂」一樣,流程與內容相同,而沒有身在外鄉的不適和生疏。教會認為,「普世教會」並不是一些特色教會組成的聯邦,亦不是鬆散教會組成的邦聯,是「一個教會」而非「一派教會」。羅馬公教會認為,任何不與聖座共融的「抗議宗(新教)」及「聖公宗」等基督教派都是「非天主教徒」,而那些教會都不是「真正的教會」,而是「一派教會團體」(ecclesial communities)。教會認為,合法的祝聖主教和聖體是天主教之基礎,非共融教會不具備任命主教和施行聖事的合法性,因而不是「教會」。不與羅馬共融的其他「天主教會」亦不是天主教。
羅馬公教會的這些並不是聖座制定之「天主教」與「教會」定義,而是堅持一種古代的天主教基本信仰和傳統,即初代教會時期,當羅馬的主教與基督徒紛紛殉道之時,各地教會自發信守的「與羅馬同在」原則。
羅馬公教會強調,其他基督教派之浸洗是有效的,是蒙基督「揀選」,且存在一定共融的團體,但並不是一個完善的「教會」。教會稱它們為「姊妹教會」,用以表達教會與聖公宗等教會的關係。但「姊妹教會」這一稱呼,通常限於稱呼那些保留主教制和聖體聖事之西方教會或東方教會。
東正教會
正教會認為,拜占庭帝國時期「五城聯邦」為主導之牧首制是第一個千禧年的基本行政制度。正教會認為,教會乃依循古希臘文明發源並發展至今的「希臘中心論」教會,而非西方中心論。[18] 「五城聯邦」又以聖伯多祿親自按立之羅馬、安條克、亞曆山大港三者最貴。君士坦丁堡則因教會分裂的原因而被推舉為「普世牧首」。[19][20][21][22]
「羅馬」乃「西方牧首」(Patriarch of the West),西方教會的創辦者與基督徒的宗長,這一職務自宗教改革以降的羅馬宗座鮮有提及,僅見於1983年與2005年間出版之《教廷年鑑》,並於次年認為這一職務「已成過去式」「幾乎無法行使」而徹底刪除。這樣古代的「五宗座」剩下四個,四個全部留存於正教會與其他東方教會的不同繼承者。[21][22]
其他的統緒
在西方教會里,普世聖公宗、持續聖公運動(Continuing
Anglican
Movement)、舊天主教會、解放派天主教會(Liberal Catholic Church)、宗徒天主教會(Apostolic Catholic Church)、菲律賓自立教會(Philippine Independent Church)、非洲正教會(African Orthodox Church)、美國波蘭國立天主教會(Polish National Catholic Church of America)並其他許多的獨立派天主教會都直接或間接與拉丁禮天主教會相近,僅視教會為不與羅馬主教共融的「天主教」,拒絕羅馬的地位與權威。
中國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天主教設有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它是中國宗教事務局用來負責行使大陸地區天主教會監管職責的部門,這種嘗試亦用於大陸地區的佛教和新教,旨在動員各教信徒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治目標。這種制度曾在波蘭的波蘭國立天主教會施行。[23]
聖公宗
聖公宗的入門學術作品里都會提到它是一個「天主教與改革宗」的結合體。這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確立的一種「改革派天主教」(Reformed Catholic)。[24]
抗議宗
天主教(Catholicism)是“普世宗教”(universal)的意思,當天主教(大寫“Catholic”)一詞稱作「公教」(“catholic”)時,許多主流之抗議宗亦視自己為「大公教會」(小寫“catholic church”)的一部分。例如蘇格蘭教會信仰清教主義的基督徒曾在1646年的《威斯敏斯特信綱》里提到「大公的或普世的教會乃無形的教會、完全由神選民所組成。已被揀選者或還未被揀選者,都將在基督里聚首」「合為一體的身體,充滿一切。」[25]
浸信會在《1689年浸信會信綱》(1689 Baptist Confession of Faith)里修正《威斯敏斯特信綱》「大公教會乃無形的教會」為「……可稱之為無形的教會」,蘇格蘭教會則正式宣誓「蘇格蘭教會是神聖的大公教會與普世教會」(The Church of Scotland is part of the Holy Catholic or Universal Church)。
某些信義宗團體,例如瑞典教會、部分美國的小眾信義教會、信義正教會、盎格魯禮信義天主教會都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徒」。絕大多數「高教會」(High Church)這樣的傳統派更正教會亦留戀於天主教,例如20世紀20年代之「高教會信義宗」(High Church Lutheranism)運動指在構建「福音天主教信仰」(Evangelical Catholicity),達成自身信仰與羅馬教義、聖事的整合。
信義宗團體通常會缺乏宗徒繼承的主教,特別是在德國。改革派教會里亦有一個「隱秘天主教」(Scoto-Catholic)團體,即長老宗之蘇格蘭教會。這些教會指出它們會堅持早期教會的天主教學說,而蘇格蘭教會在1921年寫入教會法的文章里指出自身是「大公教會及普世教會的一部分」。[24]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
學者理查德·麥克布萊恩(Richard McBrien)認為天主教是個具體的名詞,用來單指那些與羅馬共融的教會。[26]天主教有別於其他基督教派,它存在獨特的信仰理解、傳統、聖事、與神的互動、共融,還有羅馬教廷。[27]
主教卡里斯托斯·華爾(Kallistos Ware)認為正教會與天主教完全相同,儘管不認為羅馬對自身擁有管轄權,而是名義上的「首位」,但這首位卻是普世教會「首屈一指的」(first among equals)和實際管轄全西方教會的「西方牧首」(Patriarch of the West)。[28]
根據理查·布萊恩的定義,天主教的基本元素包括僧侶生活、教會學校、賞心悅目的宗教藝術、共同的原罪與救贖觀念和宣道活動。
米爾斯·奧爾登寫在《哈珀新月刊》的文章認為,新教並不是一個教會,因為它們互相之間並未共融……每個更正教會,不管是衛理公會或是浸信會,若是欲求與天主教在各方面完美共融,那麽這只能是「不依信徒數量劃分」「沒有優越性」或「沒有特權」的羅馬天主教。最終的結果即是天主教不再特指羅馬教會,而是一個包含衛理公會和浸信會的天主教。 [29]
米爾斯·奧爾登認為根據以上觀點,這些長遠看來「屬於教會」的應該稱作衛理天主教(Methodist Catholic)、長老天主教(Presbyterian Catholic)、浸信天主教(Baptist Catholic),就像本來的術語“羅馬天主教”。這至少意味著一個宗教價值觀相同,且接受統一教會模式的「基督徒信仰」和宗教團體。[30]
教派形成
天主教共同的信仰特徵“教會是耶穌基督親自創立的”、“教會自早期教會自古以來的連續性”。許多單一教派、或有著共同識別特點的共融教派、或其他共同體,都是歷史可證的教會。
根據五城聯邦的理論,早期合一的教會乃鼻祖羅馬、亞歷山大港、安條克並後來增加的君士坦丁堡與耶路撒冷五位牧首創立。羅馬主教乃當時公認的首位,並於381年第二次大公會議寫入教規第三條。
這「首位」有著不同的解釋,例如「首位但平等」和335年提爾會議提到「羅馬擁有教義或教務糾紛的最終仲裁權」。羅馬主教亦被認為擁有召集大公會議的權利,直到羅馬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他的影響力開始受到羅馬皇帝挑戰。[31][32]
但儘管如此,羅馬主教認為自己的權威來自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兩位宗徒而非皇帝,二人被公認為殉道並埋葬於羅馬,羅馬主教亦是伯多祿殉道之直接遺志繼承人。但教會在那之後因教義分歧並羅馬帝國統一國內思想、國家解體等因素陷入不斷的分裂。
431年第三次大公會議使天主教會第一次分裂,聶斯脫利派被破門絕罰,形成亞述教會。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亞曆山大港和安條克被判絕罰,天主教會第二次分裂,形成東方人正教會。
1054年羅馬與君士坦丁堡互判處絕罰,那次是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正教會的東西教會大分裂。1438年羅馬開始推動合一,形成東方禮天主教會。[33]
16世紀宗教改革第二次大分裂,他們被稱作「抗議宗」。19世紀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教宗无谬寫入教會法,這次是一些老派天主教會的分離。
教義
基督
天主教奉耶稣為天主聖父的聖子、全人類的救世主、「默西亚」(彌賽亞)、「基督」,降生成人,救贖萬民,免其受苦。
基督一词来自希伯来语「默西亚」的希腊译文,解作「受傅者」。若非因为耶稣完全实现了这词所表达的神圣使命,它将不会成为他的专有名字。因为在以色列,那些为执行天主赋予的使命而奉献於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数的先知。而默西亚的情况应是最杰出的,因天主派遣了他,是为正式建立他的神国。默西亚应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时刻中成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稣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实现了以色列对默西亚的期望。
天主教相信,天使向牧人们报告那诞生的耶稣,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预许的默西亚:「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从起初他就是「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那一位(若10:36),他是贞女玛利亚所怀孕的「圣者」(路1:35)。若瑟被天主召叫,要「娶他的妻子玛利亚」,因为她已怀孕,「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於圣神」(玛1:20),务使那「号称基督」的耶稣,生於达味默西亚後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玛1:16)。
天主教認為,耶稣被祝圣为默西亚显露了他的神圣使命。「这是他的名字所指示的。因为在基督的名字内,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圣父,那被傅的就是圣子,且是在圣神内被傅,圣神本身就是傅油」。他从永远被祝圣为默西亚,在其现世生活中显露出来,就是当若翰给他授洗时,就是当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宗10:38),「使他显示於以色列」(若1:31),作为他们的默西亚。他的工作和说话将显示他是「天主的圣者」(谷1:24;若6:69;宗3:14)。许多犹太人,甚至一些怀有与他们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稣身上看到了天主许给以色列的默西亚、「达味之子」的基本特徵。耶稣接受了他应得的默西亚名号,但有某种保留,因为当时一部分的人,用一种过分人性的观念去看此名号,主要是政治性的观念。
天主教認為,耶稣接受了伯多禄承认他为默西亚的信德宣认,並預告其受難。他藉「自天降下的」(若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他默西亚王权的真正内容,正如他藉受苦仆人的救赎使命所揭露的:「人子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20:28)。为此,他的王权的真正意义只有在他高悬在十字架上时才显示出来,但只有当他复活後,他的默西亚王权才能由伯多禄在天主的子民前当众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应确切知道:天主已把你们所钉死的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宗2:36)。
聖傳
聖傳指教會的傳統,與聖言一道構成天主教的信德寶庫。天主教相信上主的启示是透过圣经和圣传这两种方式传递给信徒,而圣传是整个教会的生活。聖言和圣传,是在作为天主子民的教会中产生出来的,没有天主子民的教会就没有《新约》:犹如没有犹太民族就没有《旧约》一样。教会负责保管、研究、体验等促进对《聖經》及聖传的进一步了解,使之成为活生生的天主圣言。这就是教会训导。教会训导通过教宗及主教们的宣讲、大公会议的教导、天主教法典的规定等传递聖言和圣传,以保证其不会错误。圣传同樣是天主教信仰的源泉和依据,這是天主教区别于其他基督教派别的基本特點之一。
聖事
七件聖事是天主教信仰生活的核心。
- 入門聖事:聖洗聖事、堅振聖事及聖體聖事(又稱為共融聖事或感恩聖事):以上是基督徒入門的三件聖事,信徒加入教會時要領受了這三件聖事後,才算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是所有基督门徒共同圣召的基础;其中圣洗是整个基督徒生命的基础,进入在圣神内生活之门(vitae spiritualis ianua),以及通往其他圣事的大门。藉着圣洗,信徒从罪恶中获得解放,重生为天主的子女,成为基督的肢体,加入教会,并分担她的使命。
婚姻聖事:透过婚姻盟约,一男一女组成一个共同生活及互爱的亲密共融团体;婚姻盟约是天主所创立,并赋予固有的法则。婚姻的本质指向夫妻的幸福,以及生养和教育子女。两位受过洗的人的婚姻也由主基督提升到圣事的尊位。
聖秩圣事:是宗徒职务的圣事。它包括主教职、司铎职、执事职三个等级。
告解聖事(修和聖事):天主教信徒在领洗後所犯的罪,是藉着称为悔改、告解、忏悔或和好的圣事,而获得[[赦免]]。忏悔圣事由忏悔者的三个行动以及司铎的赦罪所构成。忏悔者的三个行动是痛悔、告明或向司铎明认罪过、立志作补赎并付诸实行。
傅油聖事(舊稱終傅聖事)
感恩祭
感恩祭即彌撒。「彌撒」(MISSA)一詞來自拉丁文(MITTO),是「派遣」的意義。對羅馬人來說,在一次會議完結後,便打發人回家。在聖本篤會的會規內,彌撒就是指「遣差」。這種意義漸漸傳到其他各地,到了第四世紀末,其意義有二:一是指慕道者在聽完道理後便被遣散,因他們尚未進入教會的真正奧秘之中;另一是針對信友,也就是禮儀結束時所說的:「彌撒禮成」意指彌撒結束了,你們去吧!傳教或宣道的工作,是彌撒所賦予的使命。彌撒與聖體聖事實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聖體只能在感恩祭中被祝聖。按照圣经中耶稣所吩咐的,饼和酒被祝圣为耶稣的身体和血分给信徒,為使祂在十字架上所在的救世犧牲和祭獻,藉聖餐的方式永存人間,讓信徒藉領受主的聖餐而得到其實益,能與基督合成一體,在祂內生活。天主教會相信在彌撒中救主基督親臨於:因祂的名而聚會的團體中;施行聖事者的身上;祂的聖言內;具體地持續不斷地臨於祝聖了的餅酒形內。
感恩祭是天主教教會生活的中心,它以聖餐的方式,「重演」基督藉十字架上的犧牲告祭獻所完成的救贖工程,使信徒在領洗後繼續聆聽上主的聖言,藉主的聖餐參與基督出死入生的逾越奧蹟,不斷領受基督聖化的恩寵,並在基督內,聖神的共融中向天父呈上曼祟高的讚頌、祟敬、祈求和感恩。故此,感恩祭最足以反映天主教會的面貌和本質──教會的成員蒙天父召選,因基督的救贖而成為天父的兒女,得救的子民,在聖神內合成天父的家庭,負起聖化世界的使命,向天父奉獻教會的生活和救贖的成果。
天主十誡
- 第一誡 欽崇一天主于萬有之上。(天主教第一誡細項包括:禁止拜偶像,行巫術和迷信。無神論否認天主的存在,亦違反第一誡)
- 第二誡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 第三誡 守瞻禮主日。
- 第四誡 孝敬父母。
- 第五誡 毋殺人。
- 第六誡 毋行邪淫。
- 第七誡 毋偷盗。
- 第八誡 毋妄证。
- 第九誡 毋貪他人妻。
- 第十誡 毋貪他人財物。
「十诫」(Decalogue)一词,其字面的意义是「十句话」(出34:28;申4:13; 10:4)。在圣山上,天主给自己的子民启示了这「十句话」。是天主「用手指」写的(出31:18;申5:22),不同於其他由梅瑟书写的诫命。「十句话」在天主的话里,占着卓越的位置;「十句话」载在出谷纪和申命纪中,流传至今。自旧约时代,经常为圣经所引用,但是,直到耶稣基督的新盟约,「十句话」的完整意义才显示出来。
自圣奥思定开始,天主教会在给候洗者和信徒的教理讲授中,「十诫」占着优越的地位。在十五世纪,人们习惯把十诫的规条写成有节奏的词句,以便背诵并采用积极的形式。这种方式直到今日仍被沿用。十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句「话」或每一条「诫命」都涉及整体。触犯了一条诫命就是违犯全部法律。
教會五規
教會五規是:1) 主日及當守的法定慶節應參與彌撒,停止有礙聖化這些日子的工作和業務;2) 應至少每年一次領受和好聖事,告明己罪;3) 至少在逾越慶節時領受感恩(聖體)聖事;4) 應遵守法定的大齋和小齋;5) 各盡自己的能力,支持教會物質的需要。[34]
万民四末
天主教徒相信人生到最后要面临四件事:一、死亡。二、审判。三、天堂。四、地狱。此为万民四末。信徒多默想四末,会警惕自己、改善信仰生活。
天堂
「天堂」即指至高和決定性的幸福境界。那些在天主的思寵中過世,而無須再煉淨的人,與耶穌、瑪利亞、天使和聖人相聚。他們組成天上的教會,在那裡「面對面的」(格前13:12)看到天主,與至聖聖三生活於愛的共融內,並為我們轉禱。[35]
地獄
地獄是人因自由的抉擇,在大罪中過世時所遭到的永罰。地獄主要的痛苦是與天主永遠分離,因為人只可從天主那裡得到生命和福樂,人是為此被創造,並不斷地渴求這生命和福樂。基督以這樣的話表達事實:「可咒罵的,離開我,到永火裡去」(瑪25:41)[36]
地獄的存在則能以自由意志的存在而不與天主的無限美善相悖。天主雖然「願意眾人回心轉意」(伯後3:9),但祂既創造人是自由和負有責任的,祂亦尊重人的決定。所以,下地獄是人在完全自由下,故意脫離與天主的共融,在大罪中至死不悔改,拒絕天主的仁慈憐愛。[37]
根據圣经关于地狱的確定和教会的训导,人類有严重责任为自己的永久命运善用自己的自主。天主不预定任何人去下地狱,墜入地狱是人甘愿犯大罪离开天主、至死不肯悔改的后果。在聖體聖事中及天主教信徒的日常祷文中,时常呼求天主广施仁慈,因为“祂不愿任何人丧亡,却愿所有人悔改得救”。[來源請求]
炼狱
煉獄是一個境界,即那些死在天主友誼中的人,雖然他們的永遠得救已確定,可是仍須經過煉淨,才能進入天堂的福樂中。[38]
透過諸聖的相通,仍在現世旅途中的信友,可以幫助煉獄中的靈魂,為他們奉獻祈禱,尤其是感恩祭,也為他們行施捨、得大赦和做補贖。[39]
主要在於天主教會確信,炼狱是受苦作补赎、补偿小罪及暂罚之所。人死后灵魂上没有大罪,只有小罪或暂罚尚未补偿,既不该受永罚下地狱,又不能立刻升天堂,於死亡接受自我審判時,則可至炼狱中受苦作补赎,直至償還罪債完毕为止。天主教称此补偿为最后的净化,藉以达到最後为进入天国中应有的圣化。炼狱里的痛苦有两种:一、失苦,即無法得见天主无限美善之苦。二、觉苦,即受火烧之苦。这两种苦在时间上有期限,並且在炼狱中没有魔鬼與怨恨,因炼狱里的灵魂都是准备要升天的善人们的灵魂。[來源請求]
有关炼狱的道理,除在斐冷翠和脱利腾两屆大公会议中有所规定,圣传亦讲述净化之火。此训导立足于为亡者祈祷的习俗,圣经上也有为亡者祈祷之事,比如犹大玛加伯曾为亡者献赎罪祭,求主宽恕他们的罪过(玛下十二46)。天主教會從初期即開始重视纪念亡者,为他们奉献弥撒,為使他们获得净化后能达到享见天主的幸福境界,历代的教会常嘱咐信徒们多施舍、得大赦、作补赎或行其他善功为亡者赎罪。
祈禱
天主教基督徒传统中的祈祷生活,包括三个主要的表达方式:口祷、默想和心祷。三者的共通之处,是收心神。天主教相信祈祷是天主与人在基督内结盟的关系。它是天主的行动,也是人的行动;它发自圣神,也出自信徒,并与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的人性意愿相结合,而完全指向天主圣父。祈祷是举心归向天主,同天主说话,虔诚的表达信徒的心意、或赞颂、或感谢、或懺悔、或求助:因为信徒相信天主是他们的慈父,便以儿女之身向慈父天主表达他們的心意。
誦讀聖言及誦念禱詞
除誦讀聖經外,在日常生活中,誦念禱詞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宗教活動之一。天主教徒常在祈禱前後劃十字聖號。祈禱用的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信經》、《瑞典聖畢哲的禱文》(1862年5月31日教宗庇護九世批准經文)、《慈悲串經》(2000年4月3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佈及呼籲整個教會把天主仁慈的奧秘「廣為宣講,並引進人們的生活裡」[40])
。亦可呼求聖人转祷(代祷,如:聖方濟各,為我等祈)。《玫瑰經》(《聖母聖詠》)、《三鐘經》、《耶稣聖心禱文》天主教東方禮的《耶稣禱文》等也是天主教信徒常用的禱文。有時使用專門的念珠進行誦經及默想。
默觀
心祷
心祷是聆听天主圣言。在屬靈的含義上,这聆听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信德的服从,仆人的无条件接受和子女之情的依附。
圣经、圣傳與信望爱三德、是祈祷的泉源:圣经是天主的聖言,信徒念圣经即是听天主说话,进入祈祷境界;基督和圣神的使命即是在教会的圣事礼仪中宣报,实现救恩的奥迹到人心中,引人祈祷;为进入祈祷,信徒必须对天主先怀有信望愛三德。
瞻禮
天主教的节庆和纪念日稱为瞻礼。瞻礼一般都有固定的日期、内容和形式。
- 聖誕節
- 聖家節
- 天主之母節
- 主顯節
- 耶穌受難節
- 復活節
救主慈悲主日(或稱天主慈悲主日) 2000年4月3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復活期第二主日為「救主慈悲主日」- 耶穌升天節
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天主聖三節(聖神降臨節之後的第一個主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耶穌聖心瞻禮(耶穌聖體聖血節後八日的星期五)
聖母進教之佑瞻禮(上海佘山天主教教堂於1871年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日)舉行奠基典禮,1924年6月12日第一位駐華宗座代表剛恆毅樞機主教率領全體中國主教將中國奉獻給無玷聖母;1942年9月12日中國處於抗日戰爭艱難時期,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宗座乙級聖殿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聖殿。2007年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的牧涵“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天主教會的主教, 司鐸, 度奉獻生活者及教友的信” 中,呼籲全世界各地天主教徒每年的5月24日為中國教會祈禱。他在信中提到佘山聖母朝聖地。)
大聖若瑟慶日:1870年教宗庇護九世立聖若瑟為普世教會的主保。除了3月19日是大聖若瑟主保日之外,因為他也是工人,所以教宗庇護十二世定5月1日為「聖若瑟勞工節」(中國天主教會的主保慶日,因為其恭奉大聖若瑟為主保。)- 聖母蒙召升天節
聖母無染原罪瞻禮:香港教區的主保慶日,因為其恭奉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
聖母聖誕瞻禮 天主教澳門教區奉聖女加大肋納瑟納和聖方濟各沙勿略為主保。:澳門教區的主保慶日,因為其恭奉聖母聖誕為主保。[來源請求]- 諸聖瞻禮
- 追思已亡
- 基督普世君王節
聖伯多祿和聖保禄宗徒慶日:聖座的主保慶日,因教宗為聖伯多祿(耶穌所收的十二使徒之一)之後繼者, 所以恭奉聖伯多祿為主保。
按天主教的礼仪年,每年从将临期(圣诞节前四周)开始。
圣诞节為每年的12月25日。救主的诞生是救赎的开始。天主教从12月24日夜间即开始庆祝活动,俗称“平安夜”。
复活节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没有主的复活就没有救赎。复活节的庆典从周六晚上开始,俗称“望复活”,隆重的点燃复活蜡烛仪式、嘹亮的《逾越颂》赞歌、庄严地重新宣发信仰等,最后在弥撒圣祭中将复活盛典推向高潮。
圣神降临节為复活节后第五十天。圣神降临节是天主教会建立的开始。当年,充满了圣神的门徒们从四散逃避,到“往普天下去,向受造物传播福音”,直到用生命为主作证。因此天主教纪念主派遣圣神降临教会,圣化遍布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世教会,也求圣神降临信徒心中,继续在世界上开展传播福音的工作。
圣母蒙召升天节為每年8月15日。天主教相信圣母玛利亚一生服从主的意愿,陪伴耶稣走完了十字架苦路,并把众人引向耶稣,“照他所吩咐的去做(加纳婚宴)”,为信徒做出了榜样,因此天主赏赐圣子的母亲灵魂肉身光荣升天。
在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上述的聖誕節、復活節、聖神降臨節和聖母蒙召升天節常被合稱為「四大瞻禮」。四大瞻礼中,复活节最隆重,圣诞节最喜庆热闹。
誠然,天主教每年所慶祝的隆重瞻禮,遠不止這四個。根據《天主教法典》第1246條,除了主日(星期日)以外,整個教會當守的法定慶節還包括: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誕節、主顯節、耶穌升天節、基督聖體聖血節、天主之母節、聖母始胎無原罪節、聖母蒙召升天節、聖若瑟節、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以及諸聖節。[41](復活節及聖神降臨節均在主日舉行,所以已經算在裏面,不另列表。)
其他语言並沒有「四大瞻禮」一詞,台灣和香港的教區也沒有「四大瞻禮」一說,因為確實不只四個大瞻禮。
- 聖月
- 一月﹕聖家月
- 三月﹕聖若瑟月
- 五月﹕聖母月
- 六月﹕耶穌聖心月
- 十月﹕玫瑰經祈禱月/天神之后月
- 十一月﹕煉靈月
聖統制
主教制
主教制是最古老的制度。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則是源自第一世紀早期教會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說主教制是整個基督教中歷史最悠久的神職人員制度。
團體
修院和修会
在埃及出現了最早奉行與世俗隔離的,戒食、祈禱的信仰團體。經過聖本篤的改革,在歐洲各地出現了許多男、女修道院。
參加這種團體的,男的稱修士,女的稱修女。有些修會的修士都是司鐸,修士可以晉鐸,甚至被選為教宗、主教,他們都宣發神貧、服從和貞潔三個聖願。
為不同神恩和傳統而設立的修道團體,稱為修會,這是因應不同的時代及社會需要而成立的修道團體。天主教中著名的修會有本篤會(祈禱及學術)、方濟會(面向貧窮人)、道明會(面向城市居民)、奥斯定會、耶穌會(從事學術)、巴黎外方傳教會(注重向外傳教)和慈幼會(面向青少年)。
19世紀末開始,有許多中國籍修會陸續出現,如首任宗座駐華代表剛恒毅樞機主教創立的主徒會、永年教區韓鼎祥主教創立的中華聖體侍衛德肋撒女修會、新鄉教區張維柱主教創立的貧窮獻托苦修會、原籍比利時後加入中國籍的雷鳴遠神父在安國教區創立的耀漢小兄弟會、德來小姊妹會等。在中國大陸,很多人誤將修會說成教會,這是一種誤解。修會有屬於國際性的團體,也有隸屬教區的團體會(教區修會,如一些修女會)。在世界各國有不同形式的修會團體,但都是屬於天主教會的體系之內。
禮儀派別
拉丁禮天主教會
即罗马公教会,是以罗马教宗为首的教会,为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自承其历史从耶稣基督创立以来一脉相成。在大多数场合,天主教会即等同于天主教。截至2009年,天主教会在全球拥有约1,165,714,000名信徒,约占同时期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基督教中信徒人数最为庞大的教会。
東儀天主教會
東儀天主教會指完全承認羅馬教廷地位的一派天主教分支,流行於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前東歐共產主义國家,在蘇聯時代曾被迫併入正教會。他們保存了與羅馬教廷相聯繫的東方天主教會的禮儀,神学基礎與祭獻的傳统,但仍與正教會、東方正统教會及東方亞述教會存有分歧。馬龍派天主教會,是天主教中屬於東方禮天主教會的一個分支,5世纪早期由敘利亞教士聖馬龍所創立。7世纪時正式形成教會,首任宗主教是若望·馬龍。現今馬龍派信徒全球大约有400萬人,其中在黎巴嫩有约100萬人,佔該國人口大约1/4。馬龍派教會語言是古敘利亞語,實際生活中信徒多使用阿拉伯語。今日馬龍派的最高教會領袖為安提约基雅馬龍派宗主教,由全世界的馬龍派主教選出,居住於黎巴嫩貝鲁特北部的Bkirki。新任宗主教當選時必需要報告教宗,並獲得其許可,以體現馬龍派對天主教教會的歸附。當安提約基亞馬龍派宗主教参加天主教教會活動時,他的地位相當于一位樞機主教。
聖公會與特別主教轄區
特別主教轄區是羅馬教廷為有意改宗天主教的聖公宗信徒成立的特别教長制教會團體,基於教宗本篤十六世2009年11月4日公布的宗座憲章《聖公會的结合》(拉丁语:Anglicanorum coetibus)而建立的特殊體制。這些轄區直屬於教廷,並由教宗任命一位主教或神父擔任教長管理之。
首個特別主教轄區為沃爾辛厄姆聖母特别主教轄區,經過教廷與天主教英格蘭及威爾士主教團協商後在2011年成立,。此外亦有在澳洲的南十字聖母特別主教轄區和在美國及加拿大的聖伯多祿寶座特別主教轄區等兩個特別主教轄區。
其他
埃及等地的科普特禮天主教會同樣承認教宗的伯多祿宗座首席權。
天主教在東亞的初期傳播和大航海時代有密切的關聯,最早在16世紀就已開始。目前已知最初的遠東教會在日本的長崎做據點,由葡萄牙耶穌會教士聖方濟·沙勿略發起。德川幕府禁天主教之前,日本天主教信徒達一萬餘人。
中国独立天主教會
中国天主教目前由官方控制的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及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管理,即所谓的“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据此要求所有中国天主教徒敬拜仪式必须在政府批准的教堂内合法进行。拒绝在政府登记的中国天主教会自称为“忠贞教会”。忠贞教会受到了来自爱国会及中国官方的坚决的打击。但同时也有批评者指出,一个天主教徒可以既服从政府,又在宗教上接受教宗的教导。美国天主教出版物《Commonweal》关于中国天主教的调查认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是一个由中国官方領導的组织,本身并非教会,无论神父、主教、修女或平民信徒,都不属于该组织。这意味着中国三分之二的登记教会主教事实上是可以被梵蒂冈承认的。然而,在中国天主教会出现的由天主教爱国会和政府进行的“自选自圣”的行为,又确实违反了公教教义的规定。從天主教的定義來說,很難認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仍屬於該派別。该行为会导致中国天主教会的宗徒统绪完全失效,使其成为近似于圣公会的独立教会。目前,梵蒂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由谁任命主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 McBrien, Catholicism, 19-20.
^ 基督新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宗教資訊網
^ 黃正謙,《西學東漸之序章》,頁84
^ 張信剛,《從活字版到萬維網》,頁58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天主教輔仁大學使命單位):「羅馬公教(即天主教、舊教)...英王不滿教宗不允許他離婚,而與舊教決裂。」
^ 《中華百科全書》(中國文化大學):「宗教改革(Reformation),乃指西元十六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一次宗教上大變動而言。在這次大變動以前,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人民都相信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但是自從經過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以後,歐洲就有新舊教之分。我國一般人習慣上稱舊教為天主教,稱新教為基督教。」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280290-3), article "Catholic", p. 308
^ Connor, Charles Patrick. Classic Catholic Converts. Ignatius Press. 2001. ISBN 978-0-89870-787-8.
^ Chapter VIII.—Let nothing be done without the bishop.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2008-11-21].
^ Angle, Paul T. The Mysterious Origins of Christianity. Wheatmark, Inc. 2007. ISBN 978-1-58736-821-9.
^ J.H. Srawley's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Smyrnaeans
^ Theodosian Code XVI.1.2
^ Richard McBrien, Catholicism (Minneapolis: Winston Press, 1981), 680.
^ Father Edward McNamara, Legionary of Christ. The Old Catholic and Polish National Churches. Zenit. 2012-02-14 [2015-01-04].
^ Apostles' Creed. The 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3月10日).
^ Nicene Creed. Wisconsin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27日).
^ Texts of the Three Chief Symbols are taken from the Book of Concord, Tappert edition. The International Lutheran Fellowship.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8日).
^ The A to Z of the Orthodox Church, p. 259, by Michael Prokurat, Michael D. Peterson, Alexander Golitzin, published by Scarecrow Press in 2010 ([1])
^ Milton V. Anastos. Aspects of the Mind of Byzantium (Political Theory, Theology, and Ecclesiastical Relations with the See of Rome). Myriobiblos.gr. Ashgate Publications, Variorum Collected Studies Series. 2001 [2011-06-30]. ISBN 0-86078-840-7.
^ L'idea di pentarchia nella cristianità. Homolaicus.com. [2011-06-30].
^ 21.021.1 Pontifical Council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Unity, press release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title "Patriarch of the West" in the 2006 Annuario Pontificio. Vatican.va. [2011-06-30].
^ 22.022.1 Catholic Online. Vatican explains why pope no longer "patriarch of the West". Catholic.org. 2006-03-22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 Simon Scott Plummer, "China's Growing Faiths" in The Tablet, March 2007. Based on a review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Kinzhong Yao and Paul Badham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 24.024.1 Fahlbusch, Erwin; Geoffrey William Bromiley. The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ity. David B. Barrett.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5: 269, 494. ISBN 978-0-8028-2416-5.
^ The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1646), Article XXV
^ Richard McBrien, The Church: The Evolution of Catholicism (New York: HarperOne, 2008), 6, 281-82, and 356.
^ McBrien, Richard P. Catholicism. HarperCollins. 1994: 3–19. ISBN 978-0-06-065405-4.
^ Timothy Ware, The Orthodox Church (Oxford: Penguin Books, 1993), 214–217.
^ Alden, Henry Mills. Harper's new monthly magazine, Volume 37, Issues 217-222. Harper's Magazine Co. 1868.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Harper's magazine, Volume 37. Harper's Magazine Co. 1907.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Radeck, Francisco; Dominic Radecki. Tumultuous Times. St. Joseph's Media. 2004: 79. ISBN 978-0-9715061-0-7.
^ The Hierarch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 880-881. The Vatican. [2008-11-21].
^ Geanakoplos, Deno John. Constantinople and the West.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ISBN 0299118800.
^ 天主教教理簡編432
^ 天主教教理簡編209
^ 天主教教理簡編212
^ 天主教教理簡編213
^ 天主教教理簡編210
^ 天主教教理簡編211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話
^ 天主教法典 第四卷 教會的聖化職務 第三編 聖所與節期 (PDF). 梵蒂岡聖座網站(中文) 4.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外部連結
- 聖座(梵蒂岡)
-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 天主教香港教區
- 天主教澳門教區
- 天主教澳門教區(新網站)[2]
- 天亞社
- 天主教在綫-中文天主教門户網站
- 天主教小助手
- 天主教資訊小集
- 《宇宙之争》
- 耶穌立伯多祿為教會的領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7年10月16日发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网址1、网址2
- The Largest Catholic Communities
靈性傳統。全球生態。香港環境 介紹不同宗教對生態的看法,並展覽香港獨特的生態面貌,完全免費,由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提供
參见
基督教:基督教历史:早期基督教
西方基督教、东方基督教
基督教会/大公教會:大分裂
罗马天主教会、旧天主教会、新教
教宗:聖座:羅馬教廷
教宗國 → 梵蒂冈城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