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
南安市 | |
---|---|
石井镇泉金客运码头 | |
南安市 | |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的地理位置 | |
概览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福建省泉州市 |
区划类别 | 县级市 |
区划代码 | 350583 |
现任市长 | 王春金 |
- 镇数 | 21 |
- 乡数 | 2 |
方言 | 闽南语泉漳片南安话 |
地理 | |
总面积 | 2,036 平方千米 |
人口及經濟 | |
1,418,451 |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362300 |
电话区号 | +86 (0)0595 |
南安市 | |
漢字 | 南安市 |
---|---|
白話字 | Lâm-oaⁿ-chhī |
臺羅拼音 | Lâm-uann-tshī |
閩南拼音 | Lám'unān Cî |
南安市(闽南语:Lâm-oaⁿ-chhī),雅称武荣,为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
面积2,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多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畲、满、回等少数民族。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201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2010年,南安市GDP总量480.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人均GDP3.2万元[1]。
南安是明清風雲人物鄭成功、洪承疇的故鄉。南安也属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于近代有大量南安人遷居海外,南安也被成为中国著名僑鄉。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地理
2.1 位置
2.2 地势
2.3 气候
3 行政区划
4 文化
4.1 方言
5 教育
6 歷史名人
7 物產
8 文化和旅遊
9 友好城市
10 参考文献
历史沿革
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东安县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更名为晋安县,属晋安郡
南朝梁更名为梁安县。天监年间,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兰水(今莆田)、龙溪(今漳州北部),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
隋开皇九年(589年),天下废郡,置南安县,辖地包括今莆田、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等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丰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丰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再次并丰州入泉州(今福州)。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分出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南安县城丰州为武荣州治(故南安又别称武荣)。久视元年(700年)迁治今泉州,丰州仍为南安县治
五代期间曾改名晋平县、晋安县、梁安县- 五代后南安县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路、泉州府
清朝前期属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
中华民国时期属厦门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 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
- 1937年7月,县治迁今址(即今溪美街道)
- 1949年8月14日,解放军攻占南安县,历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 199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
地理
位置
南安南北宽82公里,东西长4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30″-25°19′25″,东经118°08′30″-118°36′20″。辖境东接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东南与晋江市毗邻,南部与厦门同安区的大、小嶝岛及金门县隔海相望,西南与翔安区交界,西通安溪县,北连永春县,东北与仙游县接壤。辖区最南为石井镇的大佰岛,最北为向阳乡的洋坪自然村,最东端是洪濑镇的大洋村,最西端是翔云乡的椒岭村,南北最大距离82千米,东西最大距离45千米。
地势
南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渐次过渡到丘陵台地、平原、坡麓、海滩、明显阶状倾斜。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3%,水域占6.3%,平原占20.7%。晋江上源西溪由西向东横贯中部,东溪斜贯北东,于双溪口汇合为晋江干流。南部滨海,海岸线长30多千米。
气候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七月平均温度28.6℃,一月平均温度12.1℃,年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330天。
南安市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 17.3 (63.1) | 17.6 (63.7) | 20.4 (68.7) | 24.6 (76.3) | 28.0 (82.4) | 30.2 (86.4) | 33.6 (92.5) | 33.0 (91.4) | 31.6 (88.9) | 27.8 (82) | 23.9 (75) | 19.9 (67.8) | 28.7 (83.7) |
每日平均气温℃(℉) | 12.3 (54.1) | 12.7 (54.9) | 15.3 (59.5) | 19.6 (67.3) | 23.4 (74.1) | 26.3 (79.3) | 28.8 (83.8) | 28.4 (83.1) | 26.7 (80.1) | 23.0 (73.4) | 19.0 (66.2) | 14.4 (57.9) | 20.83 (69.48) |
平均低温℃(℉) | 8.7 (47.7) | 9.3 (48.7) | 12.0 (53.6) | 16.4 (61.5) | 20.3 (68.5) | 23.2 (73.8) | 25.1 (77.2) | 24.8 (76.6) | 23.5 (74.3) | 19.3 (66.7) | 15.3 (59.5) | 11.1 (52) | 17.4 (63.3) |
平均降雨量㎜(英寸) | 43.1 (1.697) | 69.4 (2.732) | 122.5 (4.823) | 141.0 (5.551) | 205.6 (8.094) | 274.3 (10.799) | 174.6 (6.874) | 214.5 (8.445) | 157.5 (6.201) | 46.4 (1.827) | 43.5 (1.713) | 26.9 (1.059) | 1,519.3 (59.815)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38.7 | 101.9 | 114.2 | 122.9 | 129.9 | 152.2 | 254.1 | 230.7 | 196.0 | 185.1 | 156.3 | 165.4 | 1,947.4 |
来源:[2] |
行政区划
轄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个经济开发区,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溪美街道。
- 街道: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 鎮:官桥镇、省新镇、仑苍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水头镇、石井镇。
- 鄉:眉山乡、向阳乡。
- 开发区:南安经济开发区。
文化
方言
全市通行闽南语。
教育
- 闽南科技学院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诗山校区
歷史名人
唐代詩人歐陽詹- 唐末五代雪峰義存
宋代科學家蘇頌
明代思想家李贄- 明末降清名將洪承疇、洪建家
- 明末海盜鄭芝龍。
南明延平王鄭成功- 當代名將葉飛
- 知名爱国华侨侯西反、李光前、黄仲咸等。
物產
境內花崗岩儲量豐富,有「磐石」、「輝綠巖」等品種。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甘薯、花生、水產品等,特產烏龍茶、綠茶,盛產龍眼、柑橘、荔枝、香蕉、楊梅等諸多水果,有「水果之鄉」的美譽。鄉鎮經濟發達,有建材、五金、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門類,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
文化和旅遊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
金雞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目前南安市境內有鄭成功墓、安平橋(五里橋)、九日山摩崖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築群、陀羅尼經幢、鳳山寺、雪峰寺等數十處重要古跡。
境内有安平桥(五里桥)、郑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蔡浅古民居建筑群等四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陀罗尼经幢(丰州镇桃源宫内)、龙水山五塔岩寺石塔(官桥镇竹口村)、南坑古窑址(东田镇)、延平郡王祠(石井镇鳌峰北麓)、莲花峰石(丰州镇桃源村)、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柳城街道祥塘村)、波罗门式石塔(诗山镇山二村)、南安中宪第(石井镇)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安市灵应森林公园(灵应寺)为省级森林公园。南安康美杨梅山
林府元帥祖廟- 南安石馬宮
南安市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南安英都拔拔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友好城市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南安市已经与1个国家建立了1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3]。
友好城市 | 结好时间 | 签字地点 |
---|---|---|
平户市(日本长崎县) | 1995年10月20日 | 平户市 |
参考文献
^ 概况相关人口与经济数据指标来源于南安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泉州市志. 泉州市志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 福建省与国外友城关系一览表.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08-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6) (中文(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