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禅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论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声闻(巴利文:Sāvaka;梵文:Śrāvaka),佛教術語,是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1]
目录
1 語源
2 巴利三藏記載
2.1 七類賢者
2.2 四果聖人
3 大乘佛教評價
4 参考文獻
語源
原意是倾听者,或更广义地解释为“信徒”。
巴利三藏記載
七類賢者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基多山經》,佛陀將修行者分成七類賢聖:
隨信行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不能以慧見盡除各種漏,但對如來有一定稱度的尊敬,因此他們將會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隨法行人:一些人不能親身證悟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不能以慧見盡除各種漏,他們智慧雖然不銳利,但對如來講授的法能清楚理解,因此他們將會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解脫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但他們有慧見,盡除了一些漏;他們對如來建立一份有根基、堅固的敬信。
見到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能以智慧透徹了解和深入觀察。
身證人:一些人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安住在證悟之中,他們有慧見,盡除了一些漏。
慧解脫人:一些人不能親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但有慧見而得漏盡。
俱解脫人:一些人親身觸證各種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安住在證悟之中,及有慧見而得漏盡。按巴利三藏《長部·沙門果經》等记载,聲聞又可依据不同果位分为四向四果:
四果聖人
- 初果须陀洹(巴利文:sotāpatti)
- 二果斯陀含(巴利文:sakadāgāmitā)
- 三果阿那含(巴利文:anāgāmitā)
- 四果阿罗汉(巴利文:arahatta)
根据信眾修行程度可能分别在修行中或已获得某果位。
大乘佛教評價
大乘佛教稱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信徒直接听开示,声闻就是听佛陀开示修四圣谛的人。他们因通过听闻佛祖的音声而悟道,就称他们为声闻。大乘佛教劃分了:
大乘:菩薩乘
二乘:獨覺乘(中乘)、聲聞乘(小乘)
参考文獻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8(非問分):「云何聲聞人。若人從他聞。受他教請他說聽他法。非自思非自覺非自觀。上正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聲聞人。」(CBETA, T28, no. 1548, p. 585, a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