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Pavilion of Prince Teng 3.jpg
基本资料
简称
江西布政使司
朝代
大明、大清
上级
六部(明)、巡撫(清)
行政区类别
一级行政区
辖境
今江西省
方言
赣语、客家话
毗邻
南直隶(清江南省或安徽省)
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清湖北省、湖南省)
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浙江省)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省)
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廣東省)
历史
原称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设立始年
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
行政
政府官署
江西布政使司衙门
驻地
南昌府
下级行政区
南昌府、瑞州府、九江府、
南康府、饶州府、广信府、
建昌府、抚州府、吉安府、
临江府、袁州府、赣州府、
南安府













































Pavilion of Prince Teng 3.jpg
江西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時期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于越 揚越

艾國 䧹國

楚國 吳國



九江郡 庐江郡



豫章郡

孙吴

豫章郡 廬陵郡



江州

刘宋

江州

萧齐

江州

萧梁

江州

陈朝

江州



豫章郡 九江郡 鄱陽郡
宜春郡 廬陵郡 臨川郡
南康郡

林楚



江南西道

镇南节度使

杨吴

南唐



江南西路



江西行中书省



江西布政使司



江西省

中華民國

江西省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江西省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西布政司,是明、清兩朝在江西的省级行政機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衙门驻南昌府。




目录





  • 1 官制沿革

    • 1.1 明朝官制


    • 1.2 清朝



  • 2 明朝辖区

    • 2.1 南瑞道


    • 2.2 饒南九江道


    • 2.3 湖東道


    • 2.4 湖西道


    • 2.5 贛南道



  • 3 清朝轄區

    • 3.1 糧儲兼南撫建道


    • 3.2 饒廣九南道


    • 3.3 袁瑞南臨鹽法道


    • 3.4 吉贛南寧道



  • 4 注釋


  • 5 参考文献




官制沿革



明朝官制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所轄地域在元朝時為江西行中书省,一部分屬江浙行中书省。元末韓宋軍起事後漸次攻佔江西各屬,龍鳳六年(1360年)起,將江西各路改置為府。明洪武初年完成各路改府,並小部更動府、縣行政區劃;九年(1376年)正式將江西行省設置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並將原本行省職權分割為三,布政使司專責治理民政事務。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的主官為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其下設有:


  • 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從三品。

  • 布政使司左右參議,從四品。


  • 經歷司

    • 經歷一人,從六品。


    • 都事一人,從七品。



  • 照磨所

    • 照磨一人,從八品。


    • 檢校一人,正九品。



  • 理問所

    • 理問一人,從六品。


    • 副理問一人,從七品。


    • 提控案牘一人。



  • 司獄司司獄一人,從九品。


  • 庫大使一人,從九品、副使一人。


  • 倉大使一人,從九品、副使一人。


  • 雜造局、軍器局、寶泉局、織染局大使各一人,從九品、副使各一人。


清朝


清朝沿襲明制,設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通稱為江西省,並在江西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任制的「江西巡撫」以掌管全省軍民事務、縱制文武官員。江西布政使司成為巡撫下屬官衙,專管江西省的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核、溝通督撫與府縣。


康熙六年(1667年)定制將每省整合設置一布政使。三十八年(1699年)裁撤副理問、寶源局大使,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檢校。乾隆十八年(1753年)停止守道兼布政使、參政、參議銜。宣統二年(1910年)布政使司改設為財政公所,主官仍稱布政使,裁經歷以下各官職。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的主官為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其下設有:


  • 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從三品(非常置)。

  • 布政使司左右參議,從四品(非常置)。
    • 各守道兼參政、參議銜。


  • 經歷司經歷一人,正六品。


  • 照磨所檢校一人,正九品(雍正二年裁)。


  • 理問所理問一人,從六品。副理問一人,從七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 庫大使一人,正八品。


  • 倉大使一人,從九品。


  • 寶源局大使一人,正九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明朝辖区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參議分司諸道:督糧道、督冊道、南瑞道、湖東道、湖西道、饒南九江道、贛南道。下辖十三府、一州,共計七十七縣。



南瑞道




  • 南昌府
    • 元朝南昌府为龙兴路。龙凤八年(1362年)龙兴路被改置为洪都府,同年属行省,九年(1363年)被更名为南昌府。府署驻南昌县、新建县。府轄七縣一州:南昌县、新建县、丰城县、进贤县、奉新县、靖安县、武宁县、宁州[註 1]

  • 瑞州府
    • 元朝瑞州府为瑞州路。龙凤八年(1362年)瑞州路属行省,洪武二年(1369年)被改置为瑞州府。府署驻高安县。府轄三县:高安县、上高县、新昌县。


饒南九江道




  • 九江府
    • 元朝九江府为江州路。龙凤六年(1361年)江州路被改置为九江府,七年(1362年)属行省。府署驻德化县。府轄五县:德化县、

德安县、瑞昌县、湖口县、彭泽县。



  • 南康府
    • 元朝南康府为南康路。龙凤七年(1361年)南康路被改置为西宁府,八年(1362年)属行省,同年被更名为南康府。府署驻星子县。府轄四县:星子县、都昌县、建昌县、安义县。

  • 饒州府
    • 元朝饶州府为饶州路。洪武七年(1361年)饶州路被改置为鄱阳府,属江南行省;八年(1362年)被更名为饶州府,改属江西行省。府署驻鄱阳县。府轄七县:鄱阳县、馀干县、乐平县、浮梁县、德兴县、安仁县、万年县。


湖東道




  • 廣信府
    • 元朝广信府为信州路。龙凤六年(1360年)信州路被改置为广信府,属江南行省;八年(1362年)改属江西行省。府署驻上饶县。府轄七县:上饶县、玉山县、弋阳县、贵溪县、铅山县、永丰县、興安縣(1560年置)。

  • 建昌府
    • 元朝建昌府为建昌路。龙凤八年(1362年)建昌路被改置为肇庆府,同年被更名为建昌府,属行省。府署驻南城县。府轄五县:南城县、南丰县、新城县、广昌县、泸溪县。

  • 撫州府
    • 元朝抚州府为抚州路。龙凤八年(1362年)抚州路被改置为临川府,同年被更名为抚州府,属行省。府署驻临川县。府轄六县:临川县、崇仁县、金谿县、宜黄县、乐安县、东乡县。


湖西道




  • 臨江府
    • 元朝临江府为临江路。龙凤八年(1362年)临江路属行省,九年(1363年)被改置为临江府。府署驻清江县。府轄四县:清江县、新淦县、新喻县、峡江县。

  • 吉安府
    • 元朝吉安府为吉安路。龙凤八年(1362年)吉安路被改置为吉安府,属行省。府署驻庐陵县。府轄九县:庐陵县、泰和县、吉水县、永丰县、安福县、龙泉县、万安县、永新县、永宁县。

  • 袁州府
    • 元朝袁州府为袁州路。龙凤六年(1360年)袁州路被改置为袁州府,八年(1362年)属行省。府署驻宜春县。府轄四县:宜春县、分宜县、萍乡县、万载县。


贛南道



  • 贛州府
    • 元朝赣州府为赣州路。龙凤十一年(1365年)赣州路被改置为赣州府,属行省。府署驻赣县。府轄十二县:赣县、雩都县、信丰县、兴国县、会昌县、安远县、宁都县、瑞金县、龙南县、石城县、定南县、长宁县。

  • 南安府
    • 元朝南安府为南安路。龙凤十一年(1365年)南安路被改置为南安府,属行省。府署驻大庾县。府轄四县:大庾县、南康县、上犹县、崇义县。


清朝轄區


清朝下轄十三府、一直隸州,共計一州、四廳、七十四縣:



糧儲兼南撫建道


  • 南昌府

  • 建昌府

  • 撫州府


饒廣九南道


  • 饒州府

  • 九江府

  • 廣信府

  • 南康府


袁瑞南臨鹽法道


  • 袁州府

  • 臨江府

  • 瑞州府


吉贛南寧道


  • 吉安府

  • 贛州府

  • 南安府

  • 寧都直隸州


注釋



  1. ^ 洪武二年(1369年)宁州被降为宁县,仍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被复升为宁州。



参考文献




  • 行政区划网--中国历史政区--明代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京昆高速公路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