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姊妹 (香港)





七姊妹道西段


七姊妹 (英語:Tsat Tsz Mui) 是香港東區的一處地方,位於北角以東,最初為香港島的一條古老村落。


七姊妹區的具體範圍為七姊妹道一帶,電照街以東,英皇道及渣華道交界以西之區域,七姊妹區之東就是鰂魚涌區。




目录





  • 1 七姊妹的故事


  • 2 歷史


  • 3 私人/居屋屋苑


  • 4 公共屋邨


  • 5 社區設施


  • 6 酒店


  • 7 交通

    • 7.1 區內道路


    • 7.2 途經的公共交通服務



  • 8 教育


  • 9 参考文献




七姊妹的故事


相傳當地一個古老村落,當中有七位少女自幼成為總角之交,情同姊妹,於是她們結義金蘭,並立下「寧死不嫁」的誓言。


後來三妹的父母決定將她許配給同鄉,她卻不敢違抗父母之命。


七位姊妹在她出嫁前一晚相聚痛泣,為遵守「寧死不嫁」以及「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袛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拜誓詞,她們七人一起於當地海邊投海自盡。


翌日,村民找不着她們的影蹤,但海灣出現了七塊礁石,形狀就如七位少女,他們認為由七姊妹所變成。這七塊礁石稱之為「七姊妹石」,而當地的村落亦改名為「七姊妹村」。


1934年,香港政府於七姊妹區填海興建房屋,「七姊妹石」亦因此而長埋地底。


2001年,香港無線電視播放一套由七姊妹傳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該劇亦名為《七姊妹》。



歷史


根據1849年的人口普查資料,七姊妹村有200多人居住,房屋有超過100間。


1911年,香港中華遊樂會於七姊妹區海邊設置泳棚,成為當時香港游泳勝地,每年泳者達10萬人次。1918年,名園遊樂場於該區設立。


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中,有一路日軍曾經於七姊妹區海邊搶灘登陸成功。


1948年起,七姊妹區開始大規模發展公共房屋。然而,該區逐步與北角西面融合,「七姊妹區」這名稱亦逐漸被人遺忘,現時只剩下七姊妹道及七姊妹郵政局以「七姊妹」命名。


1980年代,港鐵將鰂魚涌站通車,車站設於鰂魚涌西面,鄰近七姊妹地區,令不少香港人把七姊妹誤當成鰂魚涌。



私人/居屋屋苑


  • 健威花園

  • 富雅花園

  • 慧雲峰


公共屋邨


  • 健康村

  • 模範邨


社區設施


  • 七姊妹郵政局

  • 柏立基夫人健康院

  • 北角街市

  • 健康村遊樂場

  • 香港青年協會大厦

  • 香港殯儀館


酒店


  • 北角海逸酒店


交通



區內道路


  • 七姊妹道

  • 百福道

  • 模範里


途經的公共交通服務




教育


  • 丹拿山循道學校

  • 北角循道學校


参考文献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東區

油尖旺區、九龍城區、觀塘區(被維多利亞港相隔)
灣仔區

本區主要地方


西貢區


炮台山 - 北角(七姊妹、寶馬山) - 鰂魚涌(太古城)
西灣河 - 筲箕灣 - 柴灣(杏花邨) - 小西灣



區內其他地方



柏架山 - 康山 - 愛秩序灣 - 阿公岩(鯉魚門) - 白沙灣 - 歌連臣角


南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京昆高速公路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