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
化石時期: 新元古代 – 全新世

Protist collage.jpg


科學分類



域:

真核生物 Eukaryota


生物分类学

分類單元

域 | 界 | 门 | 纲
目 | 科 | 属 | 种

二名法

三域系統

非细胞生物
  • 病毒

細胞生物
  • 古菌域

  • 细菌域


  • 真核域
    • 真菌界

    • 原生生物界

    • 植物界

    • 动物界


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發音: /ˈprtst/)統稱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那些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的、有细胞核和原生质膜包围的细胞器的真核生物。原生生物谱系是一个并系群而非单系群,因为它们并不是一个自然类群,各个大类群之间差异很大且不知道他们的派生关系,過去單純为了研究方便,将这些细胞结构、繁殖和生活史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的生物暂时归为一类。[1]


原生生物主要生活在包含液态水的环境中。藻类等原生生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他们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在海洋中这类生物属于浮游生物。其他的原生生物会导致一系列的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这类生物有比如动质体和顶复门动物等,导致的疾病包括部分種類的阿米巴原蟲、疟疾和非洲锥虫病等。


单细胞原生生物虽没有细胞分化,为了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结构更为复杂。结构复杂、变异多样的始祖原生生物发展成为现代原生生物的祖先以及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真菌和动物。




目录





  • 1 分类

    • 1.1 历史分类


    • 1.2 现代分类



  • 2 特征


  • 3 差异性

    • 3.1 表面


    • 3.2 运动方式


    • 3.3 营养类型


    • 3.4 摄食方式


    • 3.5 排泄


    • 3.6 细胞骨架



  • 4 原生生物


  • 5 参见


  • 6 参考资料


  • 7 外部链接




分类



历史分类


德国生物学家格奥尔格·奥古斯特·戈德弗斯在1830年第一次将原生生物与其它生物区分开来,他使用“protozoa”(原生动物)一词来指代例如纤毛虫和珊瑚等生物[2]。这一生物分类在1845年被扩展到包含所有单细胞动物,例如有孔虫门和变形虫等。19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约翰·霍格英语John_Hogg_(biologist)第一次提出了Protoctista这一正式的生物分类学,他认为原生生物应该包括在他看来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和植物。霍格将原生生物定义为“自然界的第四界”,其它三界分别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矿物质界[2]。在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将矿物质界移出了生物分类学,并将原生生物命名为“protists”,使当时的生物分类为植物界、动物界和代表“原始生命界”的原生生物界[3]。那时原生生物依据其与更高一级的界的生物的相似性而被分为多个类别:「类似动物」的原生动物(Protozoa)、「类似植物」的叶状植物(Thallophyte,主要是指单细胞藻类)、「类似真菌」的黏菌(slime molds)或水黴(water molds)或原生菌類。这种基于共同點,缺乏深度的分类方式被基于系统发生学(演化过程中生物的相關性)的分類方式所取代。但是这類術语至今仍然被用于描述这些生物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


一个世纪后,美国生物学家赫伯特·克普兰恢复了霍格的命名方法,他认为“Protoctista”字面意思为“最先建立的生命”,同时他还抱怨称海克尔的命名“protista ”还包括了如细菌在内的无核微生物,而他自己的“Protoctista”命名不包括这类生物。克普兰的命名指代了含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硅藻、绿藻和真菌[4]。基于这一理论美国生物学家罗伯特·惠特克建立了包含了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的四界分类系统[5]。此后为了与原核生物进行区分,原生生物界只代表真核微生物,而原核生物则被分入原核生物界,这形成了五界分类系统[6]。这一分类系统一直被广为接受,直到20世纪末。那时分子系统发生学开始得到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两者均不是一类具有相关性生物的集合(他们不是单系群)[7]



现代分类




生物的系统发生和系统发生树,显示真核生物的起源


目前“protist”这一术语被用来指代一系列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这些生物可能以单独细胞的形态或者以群落的形式存在,并且没有分化出特别的组织[8]。而“protozoa”则被用来指代原生生物中不形成丝状结构的异營生物。这两个属于已经不再在现代生物分類学中使用,而仅仅是用来非正式指代其所代表的生物。


生物分类学中对原生生物的分类依旧在发生变化,较新的分类尝试基于超微结构、生物化学和基因学层面使其指代单系群的生物。由于原生生物整体来看是并系群,因此如上所述的分类方法会使现有的界分类分裂或者被弃用,而不能将原生生物作为真核生物里的一个单独的支线。由Adl et al. (2005)最近提出的一个方案既不会干扰生物分类学的正式分类[8],又可以将生物体编入一个分级编目中,这使得生物分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变得更稳定并易于更新。原生生物分类中有一些被认为是门分类的已经在本文右侧的信息框中列出,其中有很多被认为是单系群,但是目前仍缺乏证实。例如古虫界生物可能不是单系群的,又例如只有当定鞭藻门和隐藻门被排除在外时,囊泡藻界生物才能说是单系群的[9]



特征


  •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分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这个界别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

  • 製造養分的方式,有的跟真菌一樣,吸收外间的营养;有的能行光合作用,亦能捕食,例如裸藻。

  • 所有原生生物都生存于水中。

常見的原生生物包括纤毛虫(ciliates)、变形虫、疟原虫、粘菌、浮游生物、海藻,也有光自營的单细胞游动微生物,如眼虫等。



差异性


单细胞原生生物虽没有细胞分化,为了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结构更为复杂。结构复杂、变异多样的始祖原生差异巨大,逐渐发展为现今的植物、真菌和动物。



表面


  • 只有原生质膜:变形虫


  • 原生质膜外有胞外物质

  • 有坚硬的细胞壁:硅藻、放射虫


运动方式



  • 鞭毛或伪足

  • 纤毛运动


营养类型


几乎所有的原生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他们的营养方式也是真核生物中变异最大的,有些为自營,有些为异營,还有些为混合营养的,可行光合作用和异养[1]


  • 光能自养型


  • 光能异养型:鞭毛虫

  • 化能异养型

  • 混合营养型

也可以根据类似的分类进行分类:


  • 类似植物:藻类,一含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营营养方式。

  • 类似菌类:原生菌类,一吞噬有机物或分泌酵素,分解并吸收有机分子的异营营养方式。

  • 类似动物:原生动物类,一吞噬大食物而为异营的营养方式[10]


摄食方式



  • 胞口摄食


  • 伪足吞噬

  • 胞饮


排泄


  • 伸缩泡的伸缩活动


细胞骨架


  • 如藻类的细胞壁


  • 内骨骼:放射虫


  • 外壳:有孔虫


原生生物


真核生物除動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統稱原生生物,爲併系群。



  • 等輻骨蟲綱英语Acantharea(Acantharea),如等棘蟲。


  • 放射蟲綱(Polycystinea)


  • 雙滴蟲類英语Diplomonadida(Diplomonadida),如曲滴蟲、賈第蟲。


  • 副基門英语Parabasalidea(Parabasalidea)

    • 毛滴蟲綱英语Trichomonada(Trichomonada)


    • 超鞭毛綱英语Hypermastigia(Hypermastigia)



  • 透色门(Percolozoa)或葉足门英语Heterolobosea(Heterolobosea),如集胞菌。


  • 眼蟲門(Euglenozoa)

    • 動質體目(Kinetoplastida)


    • 眼蟲綱(Euglenida)



  • 隱藻綱(Cryptophyta)


  • 定鞭藻綱(Haptophyceae),如球石藻、等鞭金藻、棕囊藻。


  • 不等鞭毛類(Heterokonta),除下列分類還包括輻球蟲、蛙片蟲等。

    • 金藻綱(Chrysophyceae)


    • 硅鞭藻綱(Dictyochophyceae)


    • 針胞藻綱(Raphidophyceae)


    • 前毛壺菌綱(Hyphochytriomycetes)


    • 卵菌綱(Oomycetes)


    • 褐藻門(Phaeophyceae),如海帶、巨藻、馬尾藻、墨角藻。


    •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


    • 黃藻門(Xanthophyceae)



  • 囊泡蟲類(Alveolata)

    • 頂複門(Apicomplexa),如瘧原蟲。


    • 纖毛蟲類(Ciliophora),如喇叭蟲、中縊蟲、榴彈蟲、草履蟲、四膜蟲。


    • 双鞭毛虫門(Dinophyceae)



  • 單孢子蟲門英语Haplosporidia(Haplosporidia)


  • 絲足蟲類(Cercozoa)


  • 根腫菌類英语Plasmodiophorida(Plasmodiophorida)


  • 粒網足蟲類(Granuloreticulosea),如有孔蟲。


  • 葉足綱(Lobosea),如變形蟲(阿米巴)。


  • 黏菌門(Mycetozoa)


  • 原始色素體生物(Archaeplastida)

    • 灰胞藻門英语Glaucophyte(Glaucophyte)

      • 灰胞藻綱(Glaucocystophyceae)


    • 紅藻門(Rhodophyta),如石花菜、紫菜。

      • 紅藻綱(Rhodophyceae)


註:以上真核生物列表不完全,尚包括有其他一些未歸類原生生物



参见


  • 有性生殖的演化


参考资料




  1. ^ 1.01.1 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4.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ISBN 9787040396317. 


  2. ^ 2.02.1 Scamardella, J. M. Not plants or animal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origin of Kingdoms Protozoa, Protista and Protoctista (PDF). International Microbiology. 1999, 2: 207–2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14). 


  3. ^ Rothschild LJ. Protozoa, Protista, Protoctista: what's in a name? (PDF). J Hist Biol. 1989, 22 (2): 277–305. PMID 11542176. doi:10.1007/BF00139515. 


  4. ^ Copeland, H. F. The Kingdoms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38, 13 (4): 383. JSTOR 2808554. doi:10.1086/394568. 


  5. ^ Whittaker, R. H. On the Broad Classification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59, 34 (3): 210. JSTOR 2816520. doi:10.1086/402733. 


  6. ^ Whittaker RH. New concepts of kingdoms or organisms. Evolutionary relations are better represented by new classifications than by the traditional two kingdoms. Science. January 1969, 163 (3863): 150–60. PMID 5762760. doi:10.1126/science.163.3863.150. 


  7. ^ Stechmann, Alexandra; Thomas Cavalier-Smith. The root of the eukaryote tree pinpointed (PDF). Current Biology. 2003, 13 (17): R665–R666 [15 May 2011]. PMID 12956967. doi:10.1016/S0960-9822(03)00602-X.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8. ^ 8.08.1 Adl SM, Simpson AG, Farmer MA; 等. The new higher level classification of eukaryotes with emphasis on the taxonomy of protists. J. Eukaryot. Microbiol. 2005, 52 (5): 399–451. PMID 16248873. doi:10.1111/j.1550-7408.2005.00053.x.  引文格式1维护: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9. ^ Laura Wegener Parfrey, Erika Barbero, Elyse Lasser, Micah Dunthorn, Debashish Bhattacharya, David J Patterson, and Laura A Katz. Evaluating Support for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of Eukaryotic Diversity. PLoS Genet. 2006 December, 2 (12): e220. PMC 1713255. PMID 17194223. doi:10.1371/journal.pgen.0020220.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0. ^ 原生生物界. [2014-10-15]. 



外部链接









  • (英文)生命之树:真核生物


  • (英文)A java applet for exploring the new higher level classification of eukaryotes


  • (英文)浮游生物编年史-原生生物-海洋中的细胞-视频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京昆高速公路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