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
本条目需要擴充。(2018年2月4日)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轴心国 Achsenmächte 枢軸国 Potenze dell'Asse | |
---|---|
1940年–1945年 | |
三国同盟:
联盟国:
战时同盟国:
附庸国:
| |
地位 | 军事同盟 |
首都 | 柏林 東京 羅馬 |
历史时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反共产国际协定 | 1936年11月25日 |
• 钢铁条约 | 1939年5月22日 |
• 三国同盟条约 | 1940年9月27日 |
• 解体 | 1945年9月2日 |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覆,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轴心国间的联盟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后正式瓦解。
目录
1 歷史
2 轴心国成员
2.1 轴心国協助建立的傀儡政权
2.1.1 軸心日本扶植
2.1.2 軸心德國扶植
2.2 轴心国的合作国
2.3 軸心國佔領區
3 地圖集
4 参见
歷史
1936年10月25日納粹德国和義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義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義日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就戰略角度,德國攻佔南俄,日本攻佔蒙古,義大利自北非跨蘇伊士運河攻佔中東,德日義軍隊再共同於伊朗會師。隨著戰事發展,義大利在1943年9月3日退出,德国則在1945年5月8日投降,而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轴心国集團因此滅亡。
轴心国成员
納粹德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5月8日投降
意大利王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3年9月3日退出
大日本帝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王国- 1940年11月20日加入、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罗马尼亚王国- 1940年11月23日加入、1944年8月23日退出
保加利亚王国- 1941年3月1日加入、1944年9月5日退出
轴心国成员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轴心国協助建立的傀儡政权
軸心日本扶植
滿洲國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中華民國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阮朝
柬埔寨王国
老挝王国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緬甸國
菲律宾劳雷尔政权
軸心德國扶植
斯洛伐克共和國(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黑山王国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轴心国的合作国
英国(慕尼黑协定,1938年-1940年)
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1941年)
芬兰(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西班牙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泰國(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維琪法國 (和纳粹德国合作的贝当傀儡政权)
軸心國佔領區
中國(部分領土為日本佔領。)
蘇聯(部分領土為納粹德國佔領)
義大利(1943年投降後,部份領土被德國佔領)
大英帝國殖民地(部分領土被佔領,包括馬來亞、英屬緬甸、海峽殖民地、砂拉越、北婆羅洲、汶萊、索羅門群島、吉爾伯特及埃里斯群島的吉爾伯特群島、聖誕島、英屬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及香港)
法国(法國本土部分被德國佔領,其餘部分和部分殖民地由附庸國維希法國控制,亞太區部分殖民地由日本佔領,如法屬印度支那,部分殖民地由抵抗運動自由法國控制)
丹麥(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丹麥失守後,殖民地格陵蘭、法羅群島及冰島被英美兩國保護。)
挪威
荷蘭(荷蘭被德國佔領,殖民地東印度群島被日本佔領。)
比利時(比屬剛果未被軸心國佔領)
卢森堡
希腊王国
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
奥地利
南斯拉夫王國
菲律賓自治領 (遭日本佔領)
阿尔巴尼亚
地圖集
納粹德國
大東亞共榮圈
義大利王國
匈牙利
羅馬尼亞
斯洛伐克共和國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满洲国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蒙特內哥羅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芬蘭
維希法國
参见
- 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
- 德国-日本关系
- 反共产国际协定
- 大东亚共荣圈
- 大德意志帝國
- 大日本帝國
- 義大利王國
- 同盟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