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




1945晋察冀边区第六团和灵邱城民兵的进攻下,光复日军占领的山西灵邱县城。




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壹仟圆钞票,钞票上印制的日期为“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晋察冀边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山西(晋)、察哈尔、河北(冀)接壤的地区建立的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演变为晋察冀解放区。




1945年晋察冀部队沿铁路北上,經過錦州鐵道局路牌




目录





  • 1 建立


  • 2 发展


  • 3 1945年后


  • 4 战果


  • 5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 6 参考文献


  • 7 参见




建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在西安事变之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同年9月从其根据地陕北东渡黄河,开入山西、河北交界的五台山地区。9月25日,八路军主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阳明堡大捷。之后10月,八路军总司令部离开五台山,一一五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奉命留下建立根据地,展开游击战。其麾下有杨成武的一个独立团、一个骑兵营(连长蔡顺礼、刘云彪),另有两个连及一批军政干部,约二千人。11月7日,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他们迅速占领了冀西北、察南、晋东北多个县城。


同时,原东北军的国民革命军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在团长吕正操率领下趁国军南撤脱离五十三军,建立冀中根据地。


在此地区大部分国民政府官员撤走或投降,晋东北区政治主任公署主任兼五台县县长的宋劭文、盂县县长胡仁奎留下进行游击战。


1938年1月在阜平县“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成立。宋劭文为主任委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聂荣臻、彭真、吕正操等掌握共产党军队的军权。



发展


晋察冀边区地处同蒲线以东,正太线、石德线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行政上划分(1942年时)为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区。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总面积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二千五百万。政府常驻阜平县及其周边地区,抗战胜利后转到张家口。


边区成立后,1938年2月为了配合国军正面作战,对平汉路等交通干线实施破袭战。同年秋粉碎了日军五万人的25路大“扫荡”。1939年11月在反“扫荡”战斗中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这是抗战中第一个击毙的日军中将。1940年,聂荣臻指挥晋察冀边区46个团参加百团大战。


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时间1938年到1939年就是在晋察冀边区工作,也牺牲在那里。


1941年到1942年,日伪军队对晋察冀边区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五一大扫荡”和大规模“肃正作战”,修筑大量道路、封锁沟、据点。晋察冀边区则派出“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作战。晋察冀边区的生产条件落后,又有日伪威胁,发展生产不易。边区政府通过开展减租减息、建立互助组织、民主选举等手段得以在艰苦战争环境下发展生产。1943年最后一次“扫荡”之后,日军无力再进行大规模扫荡。


1945年大反攻作战中晋察冀军队包围北平、天津,占领张家口、承德、山海关等七十多座城市,正规军发展到32万余人,民兵发展到90余万人。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1945年后




晋察冀边区政府办公所旧址,原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办公厅,拍摄于2016年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1946年国军占领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政府转移到阜平。1948年春,晋察冀边区政权与晋冀鲁豫边区政权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建制撤销。



战果


在八年抗战中,边区军民和日伪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1],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边区军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1948年6月12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合署办公,改称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但该委员会未正式办公。9月26日,成立华北人民政府。27日,正式撤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及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3662382.html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揭幕



参见



  •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

  •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 华北人民政府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情報】本週珍珠商品重點:煉金時裝 + 艾港勞工宿舍!!

京昆高速公路

【攻略】陳戈-謝勒汗智慧的古書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