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禅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
宗派 部派 上座部 大乘 金剛乘 藏傳 漢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论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禪定(梵语:Dhyāna-samādhi)或禅(英語:Zen,来自日语「褝」;亦依汉语译为Chan,特指中国禅),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1]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梵文:Dhyāna,巴利文:Jh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亦作奢摩他定、观慧的通稱。[2]
目录
1 辨义
2 修行
2.1 三昧
2.2 禪那
3 禪定的層次
4 禪定的種類
5 禪定的姿勢
6 漢傳發展
6.1 禪定與禪宗
7 相關條目
8 注释
辨义
在梵文中有7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mah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
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定。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
修行
人要意識到「空」,了解現象世界是非現實的,才能走向解脫,達至正定。禪定是清淨的,排除一切干擾,深信一切皆空、萬物刹那生滅,拋棄一切貪欲。正定不能一步達到,要達到大自在,人要長期內心修習,要善良,行善,造福有情,才能達到這個階段。[3]
《楞嚴經》中提到在修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奇境,或許是隨禪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漸得的神通,但若執著求神通或歡喜於得神通,則容易受魔引誘而入魔道。
三昧
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4]。
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5]。
三摩呬多(Samah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6]。
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7][8]
禪那
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9]。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
- 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禪定的層次
- 欲界禪定: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
- 粗心住
- 细心住
- 欲界定
- 未到地定(未来禪)
- 色界禪定:
- 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
- 二禪(又名定生喜樂定)
- 三禪(又名離喜妙樂定)
- 四禪(又名捨念清淨定)
- 無色界禪定
- 空無邊處定
- 識無邊處定
- 無所有處定
- 非想非非想處定
- 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需先斷三縳結,不共外道、凡夫)
- 捨第六識(意識)
- 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的分染
第八識(阿賴耶) 三位轉捨- 我愛執藏現行位: 捨「阿賴耶識」名改稱「異熟識」
- 異熟業果位: 捨「異熟識」名改稱「無垢識」
- 相續執持位:此時已證佛果,能執持身不失壞乃至未來際相續不斷。
禪定的種類
法華玄義卷四上記載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禪。
- 世間禪:凡夫禪、外道禪。
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
根本淨禪:此分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 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
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
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
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 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一切禅: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自性禅: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
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为传统并最为流行。
- 行姿
- 住姿
- 坐姿
- 單跏趺坐:俗称单盘。
- 雙跏趺坐:最常见的禅坐姿势,俗称双盘、莲花坐。
- 如意坐:左脚在上,俗称方便坐。
- 金刚坐:右脚在上,俗称吉祥坐。
- 散盘:
- 至善坐
- 缅甸坐
- 臥姿
- 獅子臥
- 手印
- 金剛蓮花印
- 禪定印
- 大圓滿印
- 一心大法印
- 達摩閉關印
漢傳發展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
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
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
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相關條目
- 禪那
- 三摩地
- 止觀
- 內觀
- 奢摩他
- 九次第定
注释
^ Henri Arvon著,張以群譯:《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37。
^ 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為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為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
^ Arvon:《佛教》,頁37-38。
^ 《大智度論》說:「一切禪定攝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 《一切經音義》:「欲入定時名三摩鉢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
^ 《瑜伽師地論》:「若有獲得九相住心中第九相住心,谓三摩呬多。」
^ 《俱舍論頌疏》:「心一境性,名之為定。」「問: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謂能令心專注一所緣。」
^ 《清淨道論》:「善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為定……以等持(Samatha)之義為定。為什麼名為等持呢?即對一所緣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與安置其心與心所;是以那法的威力而使心及心所平等與不散亂不雜亂的住於一所緣中,便是等持……這裡的定是以不散亂為(特)相,以消滅散亂為味(作用),以不散動為現起(現狀)……故知樂為定的足處(近因)。」
^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